[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轴承保持架装配机的集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924.0 | 申请日: | 2006-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9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旦;丁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汇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43/04 | 分类号: | F16C4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丰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鹏举 |
地址: | 214072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轴承 保持 装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装配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轴承保持架装配机上的集球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轴承的制造中,需要把将浪形保持架自动装于轴承上。集球装置是为了分球做准备,分球是为了安放保持架做准备。钢球与轴承内外圈安装好后,钢球在内外圈沟道中呈随机状态(如图4所示),为了均布分球就先要使钢球全部集中在一起(如图5所示)。现有国内集球装置包括机架和主轴,其结构原理是由一机构自下往上运动,由机构上一主视呈三角形俯视呈弯月型的零件硬挤开钢球,使钢球在内外沟道中滚动集中在一起。这一机构是硬挤开钢球,容易在钢球表面造成划伤影响轴承的质量,而且集球成功率不高,集球机构向上运动时易受到阻力,使机构容易时常顶死,对钢球损伤很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集球装置集球成功率不高,容易在钢球表面造成划伤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少钢球的划伤,提高集球成功率的集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轴承保持架装配机的集球装置,包括机架和主轴。另外,该集球装置还包括以下的部件:
动力传送部件,其至少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一个旋转动力源和一个轴向动力源A,旋转动力源与轴向动力源A分别与主轴传动连接;
集球部件,其设置在主轴下部,包括集球头,集球头下部设有可带动轴承内圈转动的传动部件;
外圈定位部件,设置在集球头下方的机架工作台上,其至少包括轴承工作位和限定轴承外圈转动的定位块;
钢球阻挡部件,设置在外圈定位部件下方,其至少包括一个轴向动力源B和一个阻挡器,阻挡器与轴向动力源B相传动连接,所述的阻挡器包括一个可伸入轴承保持架的挡杆。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轴承外圈由外圈定位部件定位,旋转动力源通过传送装置带动集球头旋转,集球部件下降定位轴承内圈并带动内圈旋转,钢球阻挡部件上升阻挡钢球,在滚动摩擦下内圈带动钢球全部滚动集中在一起完成集球。
作为优选,在上述的轴承工作位下方设有内圈支撑板,所述的内圈支撑板下方设有平面轴承。内圈支撑板随轴承内圈一起转动,使轴承内圈带动钢球一起转动,可以有效地减少球伤。
作为优选,上述的集球头上部轴向设有盲孔,径向设有通槽,所述的主轴下端穿设在盲孔内,并与盲孔之间设有压簧;所述的主轴上还设有一个销,销的两端设置在集球头的通槽上。集球头与主轴的连接采用柔性结构,通过弹簧起到缓冲作用,带动轴承内圈流畅转动避免球伤。
作为优选,上述的阻挡器包括阻挡器安装座,阻挡器安装座上设有盲孔,所述的轴向动力源B上设有顶杆,顶杆上方设有压簧支块,压簧支块设在盲孔内,并与盲孔之间设有压簧。阻挡器上升挡球采用柔性结构,受到阻力以后阻挡器中弹簧受力压缩,从而不会硬顶硬挤钢球造成球伤。
作为优选,上述的传动部件为O型圈,其套设在集球头下部的环形槽内。O型圈结构简单,与轴承内圈结合力好,有利于带动轴承内圈转动。
作为优选,上述的挡杆采用光滑的软材料。采用光滑的软材料也起到了减少球伤的目的。
作为优选,上述的阻挡器安装座上设有传感器感应板,并在其上方的机架上设有与之相匹配的传感器。传感器感应板与传感器可使集球部件和钢球阻挡部件复位,实现流畅生产。
作为优选,上述的定位块为一个摇臂,摇臂活动设置在机架工作台上,在摇臂上设有复位弹簧,摇臂上的一端和设置在机架工作台上的外圈挡块形成轴承工作位。摇臂上的一端由于复位弹簧作用,使轴承定位,并使轴承外圈限位不动。
作为优选,上述的旋转动力源为电机,其通过皮带轮与皮带与主轴传动连接,带动主轴转动。
作为优选,上述的轴向动力源A和轴向动力源B均为气缸,轴向动力源A通过设置在其上方的导向轴与连接在导向轴上的支撑块与主轴传动连接,带动主轴轴向运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阻挡器上升挡球采用柔性结构,受到阻力以后阻挡器中弹簧受力压缩,从而不会硬顶硬挤钢球造成球伤,且阻挡器采用光滑的软材料也起到了减少球伤的目的。集球部件也采用柔性结构,通过弹簧起到缓冲作用,带动轴承内圈流畅转动避免球伤。因集球头带动轴承内圈不停的旋转始终使钢球在轴承内外圈沟道中不停的滚动,使阻挡器易于柔性插入钢球与钢球间的空隙以达到阻挡目的。本实用新型能有效的减少钢球划伤,提高了集球成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汇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汇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9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