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灯珠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9265.0 | 申请日: | 200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2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黄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爱国 |
主分类号: | F21V29/00 | 分类号: | F21V29/00;F21V15/02;F21V19/00;F21V23/00;F21V5/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坚刚 |
地址: | 421000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灯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发光元件,具体涉及一种LED灯珠。
背景技术
传统灯珠采用的发光元件耗电量大、亮度低且使用寿命短。
中国专利文献CN1417869公开了一种中空LED发光二极管,由LED发光芯片、内透明罩、外透明罩、透明树脂、LED发光芯片引脚构成。其在原有的LED发光二极管透明罩的外面再加上一层透明罩,使LED发光芯片发出的光波在两层透明罩之间经过反复折射后再对外散射,增大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角度,为原先发光角度的2-4倍。内、外透明罩之间可为真空或充填任何气体,并可通过改变充填的气体介质成份来改变发光颜色。
上述相应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上述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仅适于小功率照明,随着大功率LED发光二极管的出现,相应的LED发光芯片的发热量将大大增加,若仍采用现有的结构,则将大幅缩短LED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适于大功率工作且使用寿命长的LED灯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设计一种LED灯珠,其具有绝缘底座、粘接在绝缘底座上的透明罩、LED发光芯片和分别与LED发光芯片的正、负极相电连接的正、负电极片;绝缘底座的中央具有通孔;一导热金属体的上端部与绝缘底座的通孔密封连接,且导热金属体、绝缘底座和透明罩构成一密闭容室;在所述密闭容室内的LED发光芯片粘接在导热金属体的上端面。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热金属体底端设有螺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正、负电极片分别从绝缘底座的侧面穿出。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LED发光芯片的正、负极分别通过芯线与正、负电极片相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透明罩为凸透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珠中,LED发光芯片设置在导热金属体上,适于散热,能确保如1W至3W甚至更高的大功率LED发光芯片的正常工作,大幅提高照明亮度、大幅减少电能的同时,可确保其使用寿命;大功率LED灯珠市场前景广阔,如汽车的前组合灯、后组合灯、后制动灯、后转向灯以及路灯中,只需1~2个大功率LED灯,即可满足使用,大大节省了耗电,同时提高了光线的亮度。(2)本实用新型中,LED发光芯片设置在一密闭容室中,起到保护内部LED发光芯片和芯线的作用,防止外部污染和提高LED灯珠的抗震性能。(3)导热金属体底端设有螺纹,便于将LED灯珠固定设置在灯板上,安装方便。(4)本实用新型中,正、负电极片分别从绝缘底座的侧面穿出,当LED灯珠固定设置在灯板上时,便于供电。(5)本实用新型中,透明罩为凸透镜,便于光线的散射,同时可根据散射角度的需要,安设不同的凸透镜形的透明罩。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珠的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LED灯珠的主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的LED灯珠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LED灯珠,具有:LED发光芯片1,分别通过铜材质的芯线与LED发光芯片的正、负极相电连接的正、负电极片2和3,绝缘底座4,粘接在绝缘底座4上的透明罩6和不锈钢材质的导热金属体5。
绝缘底座4的中央具有通孔;绝缘底座4的通孔与导热金属体5的上端部密封连接,且导热金属体5、绝缘底座4和透明罩6构成一密闭容室;在所述密闭容室内的LED发光芯片1粘接在导热金属体5的上端面。所述正、负电极片2和3分别从绝缘底座4的侧面穿出。
本实施例的LED发光芯片1的功率为3W。
所述透明罩6为凸透镜。便于光线的散射,同时可根据散射角度的需要,如30度、60度、110度等,采用不同凸透厚度的透明罩。
导热金属体5底端设有螺纹,便于将LED灯珠固定设置在灯板上,安装方便。导热金属体5还可以为铝或铜等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质。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爱国,未经黄爱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9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接口电子卡转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变速器分装托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