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层管道密封件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8688.0 | 申请日: | 200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4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钞锋;张笃磊;杨中元;张登华;吴希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希宾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F16L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9河南省南阳市汉冶路***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层 管道 密封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排水管道穿越楼层洞口的密封件。
背景技术
在楼房给排水管道工程安装时,管道穿越各楼层间结构时采用留置预留洞口进行施工,给排水管道安装完后,对管道与洞口进行密封,楼层的水及其他液体极易沿管道向下层渗漏,给住户带来许多不便及相应的经济损失,对此问题,大都采用“水泥吊洞口”、“现场加工套管”和“现浇混凝土圈”的施工办法进行解决,但是都不能解决管道外壁与“吊洞口”、地面与“吊洞口”的结合处渗漏问题,甚至用防水层包一圈管道,还有采用“胶灌”排水口边的补救措施,同样也解决不了给排水管道吊洞口液体渗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不存在渗漏水的给排水管道穿越楼层洞口密封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件是由预埋套、预埋套内套、垫片、管箍和密封圈组成,所述预埋套内套设在预埋套的中间,在所述预埋套内套的底部外设有水封圈层,所述预埋套内套通过水封圈层、垫片、管箍和密封圈与预埋套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圈与预埋套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预埋套的底部内设有底层,在所述预埋套的外周设有隔水环片。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将本实用新型与混凝土同时现浇,预埋套的隔水环片与楼层的混凝土能充分结合,剩余部分是以水封圈层、PVC胶、密封圈、垫片、管箍组成的密封形式来安装的,不存在“水泥吊洞口”,也就不存在渗漏,地面不做防水层同样不渗漏,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密封性好,施工操作便利,塑制品成本低,穿越楼层板的立管一旦损坏便可随时更换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密封件是由预埋套1、预埋套内套2、垫片3、管箍4和密封圈5组成,所述预埋套内套2设在预埋套1的中间,在所述预埋套内套的底部外设有水封圈层6,所述预埋套内套通过水封圈层6、垫片3、管箍4和密封圈5与预埋套1密封连接,所述密封圈5与预埋套1内壁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预埋套1的底部内设有底层7,在所述预埋套1的外周设有隔水环片8,所述的隔水环片8至少设有一个以上,设置两个隔水环片隔水效果最好,所述的隔水环片8与混凝土相结合随土建预埋,在所述预埋套内套2内用于穿设给排水管道;预埋套内套作套管使用时,选用比该管大一规格的“洞口预埋套”即可,预埋套内套分为内套和水封圈层,二者合为一体,内套内径与所配套管道的外径相等,密封圈外圈外螺纹,与预埋套内螺纹相吻合,密封圈主要用来压紧水封圈层,以防漏水;管箍套在预埋套内套外面,主要用来紧固内套与所穿管道的密封性,在安装时内壁涂有PVC胶,为使其内套更充分与所穿管道外壁的密封性更好,所以在施工时,一定要拧紧管箍;最好在土建地面砖的高度确定后施工更好,此前不影响土建做防水层,预埋套底部留有底层,用来调整上下洞口的误差位置凸出部分,预埋套随土建混凝土现浇时,按照给排水施工图的要求预埋。
本实用新型与国内外给排水、暖气管道相配套,给排水洞口通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工程给排水、暖气管道及其它建筑穿越楼板洞口的预埋和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希宾,未经吴希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6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个计算机系统的输入及输出接口的切换装置
- 下一篇:铅酸蓄电池去硫化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