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污水池除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8286.0 | 申请日: | 200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7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高霄阳;高凤娟;曲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北京市海淀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污水 除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污水池除臭装置,该装置将覆盖膜密闭遮盖在污水池上,通过上端外接的柔性管道将污水产生的臭气输送到除臭装置内进行除臭,无须人工操作即可完成臭气的收集和输送,并具有防止臭气扩散等功能。
背景技术 通常的同类型装置如厌氧池、氧化沟、调节池等均是敞开式的运行装置,污水在各类装置内停留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硫化氢、氮等各类刺激性气体扩散在空气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如果依靠人工操作完成对上述气体的收集和处理难度很大,不但耗费较大人工成本,而且处理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同类装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污水池除臭装置,该装置在保证现有装置污水处理功能的同时完成污水池内污水臭气的收集,并将臭气通过外接柔性软管输送到除臭装置内,无需人工操作,无臭味扩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污水池上加盖一层覆盖膜,覆盖膜上加装一个浮漂式气体收集器,由浮球、浮球柄、气体收集口和软管构成。浮球柄套装在软管内,浮球柄直径小于气体收集口直径,以利于气体通过为宜。浮球柄长度与浮球直径长度之和大于软管下端口到污水池池底的距离,浮球直径大于气体收集口直径。软管依靠外接的支撑物体支撑在污水池上方。气体收集口和软管套装在覆盖膜内,气体收集口或且软管的外壁与覆盖膜密闭连接;覆盖膜内侧部分支撑在浮漂式气体收集器上,沿气体收集口向污水水面下垂,外沿覆盖在污水池池壁四周,覆盖膜面积大于水池面积,覆盖膜与污水池池壁密闭连接。覆盖膜依靠自身重力作用部分垂落在污水水面,以减少污水水面上方的空间。覆盖膜可选用HPDE防渗膜等材质。污水进入污水池内在处理过程中产生各类刺激性气体,经气体收集口由软管输出,送到生化除臭装置内。污水产生的气体可以依靠污水池与覆盖膜内自身的负压作用或依靠软管外接吸风装置形成的负压被抽入除臭系统内。浮球依靠污水的浮力作用漂浮在污水水面,污水水位上涨时,浮球随之上浮,直至将气体收集口全部堵塞,以防止污水进入气体收集口;污水水位下落时,浮球随之下落,直至落在污水池底。浮球柄始终套在软管内,以控制浮球随水位浮动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污水池上加装覆盖膜,在污水池、覆盖膜和浮漂式气体收集装置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间,无需人工操作既可以实现污水池内臭气的收集,并输送到外接除臭装置内。该装置相对加盖封闭的形式可以有效减小气体空间,投入成本较低,处理效果好。同时,该装置可以起到减少劳动力消耗,避免造成二次污染,避免操作人员接触有害物质,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工作效率等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该装置实施例的横剖面示意图
“1”是污水池,“2”是污水,“3”是覆盖膜,“4”是浮球,“5”是气体收集口,“6”是浮球柄,“7”是软管,“8”是污水水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污水池“1”的上方加装一个浮漂式气体收集装置,由浮球“4”、气体收集口“5”、软管“7”和浮球柄“6”组成。气体收集口“5”安装在软管“7”的下端,密闭连接。浮球“4”上安装浮球柄“6”,浮球“4”的直径大于软管“7”的直径;浮球柄“6”的直径小于软管“7”直径,浮球柄“6”的长度与浮球“4”直径之和大于软管“7”到污水池“1”池底的距离。覆盖膜“3”覆盖在污水池“1”上,覆盖膜“3”外侧与污水池“1”的池壁上沿密闭连接。软管“7”向上穿过覆盖膜“3”外接除臭装置,软管“7”下端密闭连接气体收集口“5”,软管“7”外侧与覆盖膜“3”内侧密闭连接。覆盖膜“3”在软管“7”、气体收集口“5”与污水池“1”池壁之间部分依靠自身重力作用垂落在污水池“1”的水面,以减少污水池“1”上方的空间。污水池“1”产生的臭气经气体收集口“5”由软管“7”输送到外接除臭装置。浮球“4”依靠污水的浮力作用漂浮在污水水面“8”,并随污水水面“8”的水位上下移动。当污水水面“8”升高到一定高度时,浮球“4”将软管“7”下端密闭堵塞,防止污水进入软管“7”;当污水水面“8”降低或排空后,浮球“4”垂直落于污水池“1”池底。浮球“4”上下浮动时,依靠套在软管“7”内的浮球柄“6”控制浮球“4”浮动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隆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82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雪茄刀架安全装置
- 下一篇:带阻氧层塑料管手动削皮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