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4570.0 | 申请日: | 2006-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89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许教练;曹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0 | 分类号: | H01M10/40;H01M4/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凤桐;徐曾美 |
地址: | 518119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卷绕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卷针,具体地说是关于一种用于卷绕式锂离子电池极芯的卷针。
背景技术
在卷绕式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池极芯卷绕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电池极芯由正极片、负极片和位于正极片与负极片之间的离子交换膜经卷绕组合到一起而形成。电池极芯的卷绕要求很严,它要求卷绕的每一层都非常整齐,不能错位或跑偏。
目前,市场上用于卷绕电池极芯的卷绕机很多,有手动型、半自动型和全自动型卷绕机,在各种卷绕机中,卷针是非常重要的零部件。常用的电池极芯的卷针为圆柱型卷针,如图1和图1A所示,该圆柱型卷针包括柱状体1,柱状体1的一端端面上包括凹槽2,凹槽2把柱状体1分成互相独立的两个柱状体3和4。也有部分卷针为组合型卷针,该组合型卷针包括两个相同的半圆形的柱状体,两个相同的半圆形的柱状体组合在一起的形状也为圆柱型。由此可见,组合型卷针的形状也是圆柱型卷针。
现有的卷针在电池极芯卷绕成型后,因卷针的圆柱形外表面与电池极芯紧密接触,且接触面积较大,在抽取卷针时,卷针与电池极芯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所以抽取卷针比较困难,甚至在抽取卷针过程中会带动电池极芯的内圈一起抽动,破坏了电池极芯内圈的整齐度,从而影响了电池极芯整体的整齐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与电池极芯在卷绕中接触面积大,抽取卷针时摩擦力大,抽取比较困难,并影响电池极芯整体的整齐度的缺点,提供一种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抽取比较容易,且不会影响电池极芯整体的整齐度的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
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包括柱状体1,所述柱状体1的一端为锥形柱状体,锥形柱状体沿中轴线方向上具有凹槽2,所述凹槽2把柱状体1分成互相独立的两个柱状体3和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极芯的卷针还包括撑件5,在使用时,撑件5上有至少两个槽口6和7,卷针1的两个柱状体3和4的端部同时分别位于两个槽口6和7内,并撑开凹槽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极芯的卷针在卷绕电池极芯时,由于卷针为锥形,可以减少卷针与电池极芯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卷针在卷绕电池极芯时,锥形卷针开有凹槽的端部是由撑件撑开的,而在卷绕电池极芯完成后抽取卷针时,先将撑件拿掉,这时卷针恢复原锥形形状,并使电池极芯与卷针之间留有间隙,因此抽取卷针就更加容易,很好的解决了电池极芯卷绕成型后抽取卷针摩擦力大的问题,不会影响电池极芯整体的整齐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电池卷针结构示意图;
图1A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2的A-A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卷针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式电池极芯的卷针包括柱状体1,所述柱状体1的一端为锥形柱状体,锥形柱状体沿中轴线方向上具有凹槽2,所述凹槽2把柱状体1分成互相独立的两个柱状体3和4。
所述柱状体1的一端为锥形柱状体指的是锥形柱状体的长度占卷针1柱状体总长度的50%-100%。优选情况下,带有凹槽2部分的柱状体为锥形柱状体,该部分锥形柱状体的长度占卷针1柱状体总长度的60%-90%,其作用是,该部分锥形柱状体主要是用于卷绕电池极芯,而其它部分则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可以是任意形状的柱状体。
两个柱状体3和4与凹槽2所组成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菱形,这时锥形柱状体分别为圆柱形锥形柱状体、椭圆柱形锥形柱状体或菱柱形锥形柱状体。优选情况下,锥形柱状体为菱柱形锥形柱状体,由凹槽2把菱柱形锥形柱状体分成互相独立的两个柱状体3和4的横截面为三角形。
所述凹槽2的位置优选位于所在端面的中间,凹槽2的宽度要求达到离子交换膜能自由穿过,同时凹槽2两边的柱状体3和4被撑开时又不易折断,优选情况下,凹槽2的宽度为0.8毫米-1.5毫米。
所述卷针1的材料可以是各种具有弹性的材料,优选为硬质合金钢。
优选情况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极芯的卷针还包括撑件5,撑件5可以是任意的能撑开两个柱状体3和4的部件。更为优选的情况下,在使用时,撑件5上有至少两个槽口6和7,卷针1的两个柱状体3和4的端部同时分别位于两个槽口6和7内,并撑开凹槽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4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字家庭装置
- 下一篇:单盘双向驱动机械式碟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