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脉支架血管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4289.7 | 申请日: | 200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32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许尚栋;扈玉玲;寇亚明;黄方炯;郭锦芳;杨禁非;柳美荣;张兆光;吴仪;于学保;张亨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F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脉 支架 血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主动脉支架血管,属于植入人体内的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人口步入老龄化阶段,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逐年上升,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呈上升趋势。胸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夹层是严重威胁病人生命安全的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胸主动脉瘤的瘤体增大,最终导致破裂,一旦破裂,死亡率会超过90%;而胸主动脉夹层的危害在于可在短时间内引起大脑、内脏及肢体缺血或胸主动脉破裂,导致患者死亡。
随着微创伤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疾病得以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市场上围绕支架血管也经过了数代发展和完善,出现了各种形式的支架血管,目前市场上的支架血管主要围绕改善支架的径向支撑力、防止内漏、增强显影效果、减少金属覆盖率和移位现象而改进。主动脉弓发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为了增加支架近端锚定区,目前市场上的支架血管植入人体后,需要不同程度地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可能导致脑窃血或左上肢缺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进现有支架的结构,提供一种缺口型主动脉支架血管。这种支架结构既能保证足够长的近端锚定区,又能避免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消除了术后脑窃血和左上肢缺血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主动脉支架血管主体结构由支架和覆在表面的人造血管组成,支架由两个以上的支架单元围绕连接组成,支架的第一节和第二节支架单元呈“V”字型,支架的每个支架单元都通过人造血管相连,并且支架外表全部被人造血管覆盖,其上端人造血管带有至少一个“V”字型缺口,整体支架的形状呈直圆筒或渐细圆筒结构。
上述的主动脉支架血管,除第一节和第二节以外的支架单元呈“Z”字型或波浪形。
主动脉支架血管中支架由记忆合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使用方便。利用输送系统将支架输送到患者体内后,支架在人体温度下会自动恢复到原形,支撑在患者主动脉弓处,保持对血管壁足够的张力,其操作简单,有效缩短了手术时间。
2.保证左锁骨下动脉血流。支架第一节和第二节的人造血管有一个“V”字型缺口,“V”字型缺口对准左锁骨下动脉的开口,使支架血管有效封堵主动脉瘤和夹层的同时,保证左锁骨下动脉的血流。
3.柔韧性好。支架血管的各节支架单元均通过人造血管连接而成,这种连接方式既使支架血管具有很好的柔韧性,更能适应主动脉弓的弯曲走向,又大大降低了金属覆盖率。
4.符合生理特点。整个支架呈直圆筒或渐细圆筒结构,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支架血管,更符合人体主动脉的形状或走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主动脉支架血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动脉支架血管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脉支架血管由记忆合金管状支架1及覆在其表面人造血管2组成。支架1由多节金属支架单元通过人造血管2连接而成,支架单元由记忆合金丝通过热处理定型而成,整体结构呈渐细圆筒结构,与主动脉血管的形状相似。
第一节和第二节支架单元的人造血管支架单元呈“V”字型,其上带有“V”字型缺口3,其余支架单元呈“Z”字型。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主动脉支架血管植入人体后,“V”字型缺口3对着左锁骨下动脉4的开口处,使支架在封堵主动脉瘤或夹层5的同时不影响左锁骨下动脉的血流。
主动脉支架血管各节支架单元通过人造血管连接成一个整体结构,使支架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同时不影响材料的机械性能。整体结构呈直圆筒或渐细圆筒结构,更符合人体主动脉的特性。
由于所用的记忆合金材料的性质为在低温下主动脉支架血管较软,易变形,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收入输送装置中,通过输送装置将支架血管送入主动脉病变处,释放支架,在人体温度下,根据材料的形状记忆效应,支架能够自动恢复原形,使支架血管紧紧贴敷在主动脉血管壁上,起到腔内修复的作用,达到治疗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4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稻麦联合收割机
- 下一篇:自行车坐垫坐管定位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