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4115.0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529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秋;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建秋;郑炜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78;C02F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新 |
地址: | 100029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污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体说是适应农村中各家各户的生活污水、农业生产污水、畜牧养殖污水等各类污水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的匮乏在广大农村也是如此,农村的各类污水中也含有不少有害物质,特别是洗浴污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有机化合物和重金属元素,随意流放会形成对土壤、水源和居住环境的污染。当前,农村各家各户的各类污水基本上不进行处理,随意倾倒、自然排放到天井、阴沟或农田中,虽然农村的污水远比城市少,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农村各类污水的处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污水的处理方法和设备很多,让农民花费较多的投资,且持续处理费用较高的方法显然不符合广大农村的民情,所以,至今仍缺乏既有效又经济,且便于在农村中推广和应用的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合理,投资少,且长期持续处理费用极低的一种小型污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分离沉淀池、氧化处理池、过滤池和净化池,其中在氧化处理池中至少装有一个臭氧装置,在过滤池中装有不同粗细的沙粒,且自上而下按沙粒从细到粗分层码放。
本实用新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中臭氧装置包括光伏电池、臭氧发生器和混合泵;通过支架安放在地面上或氧化处理池上的光伏电池和臭氧发生器、混合泵电连通,臭氧发生器通过管道与混合泵的臭氧入口连通,混合泵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氧化处理池的下部连通,其出水口与弯管连接,弯管从氧化处理池的上部插入污水中;氧化处理过的污水从池的上部流入过滤池中。
本实用新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分离沉淀池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在上部和中部,并在其内部用隔板分隔成多级。
本实用新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其中分离沉淀池、氧化处理池、过滤池和净化池用砖混材料砌做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成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利用廉价的太阳能作能源,常用的氧化能力最强的臭氧分解水中的有机物,促进溶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氧化和沉淀,杀灭有害微生物,降低水中的SS值、COD值和水的浊度,同时具有除臭、脱色功能,使水得到净化。最后在经过滤处理后的净化池内栽种或培育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如荷兰芥、浮萍、菖蒲、睡莲、水葫芦和紫花地丁等,使水质进一步得到净化,达到中水标准,便可排放或再利用。所以,本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投资少、使用成本低、便于管理和没有二次污染等优点,还可与环境美化建设融为一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可见,本实用新型小型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分离沉淀池5、氧化处理池6、过滤池7和净化池8,它们用砖混材料砌做或钢筋混凝土预制成整体结构或分体结构均可,若制成分体结构通过管道进行连通。通过清理,打捞漂浮的悬浮物的污水从分离沉淀池5上部的入口9流入进行自然沉淀,污水从中部的多个小出口10流入氧化处理池6中。分离沉淀池5也可是多个或在其内部用隔板分隔成多级,使污水中的悬浮物过滤掉,水和污泥更充分的分离。包括光伏电池1、臭氧发生器2和混合泵3的臭氧装置通过支架安放在地面上或氧化处理池6上,其中光伏电池1和臭氧发生器2、混合泵3电连通,产生臭氧,通过管道与混合泵3的臭氧入口连通,混合泵3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氧化处理池6的下部连通,其出水口与弯管4连接,弯管4从氧化处理池6的上部插入污水中。
光伏电池1产生的电能驱动臭氧发生器2产生臭氧,同时驱动混合泵3运转,臭氧通入专用的混合泵3与污水混合。臭氧是常用氧化剂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它能促使溶在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氧化沉淀,分解水中的有机物,对污水进行处理。根据需要臭氧装置为一套,也可是多套,即进行多级重复氧化处理。
在过滤池7中装有不同粗细的沙粒,且自上而下按沙粒从细到粗分层码放。氧化处理过的污水从池的上部流入过滤池7中,过滤杂质和进一步处理。经多层沙粒过滤的水流入一个或多个净化池8中,在池内可根据需要栽种一种或多种具有净化水质功能、或耐寒、抗热并具有观赏价值的、改善环境的水生植物,例如荷兰芥、水芹、浮萍、水竹、菖蒲、香蒲、蒲苇、睡莲、芦竹、水花生、水葫芦、野慈菇、野茭白和紫花地丁等,使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后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建秋;郑炜,未经郑建秋;郑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41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转化电热能模块玻璃换热元件
- 下一篇:节能型电热开水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