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手把管组件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0511.6 | 申请日: | 2006-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5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许新华;李建波;李常甡;王宏涛;吴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12 | 分类号: | B62K21/1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3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手把 组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部件,主要提出一种摩托车手把管组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下弯梁摩托车手把弯管与手把接头多采用螺栓连接方式,手把弯管通过连接板用螺栓、衬套及胶垫与手把手把接头紧固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出现松动,影响行驶的平稳性;同时占用空间较大,手把零部件与手把弯管间隙小易发生干涉,另外对手把零部件精度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摩托车手把管组件结构,通过结构改进使其可解决手把易松动的问题,同时增大手把内部空间,降低手把零部件的精度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结构为:其主要包括手把弯管、手把接头和加强板;手把接头为管状结构其顶部具有弧形缺槽,手把弯管与手把接头的弧形缺槽吻配并联接一体,加强板为Y型,具有与手把弯管和手把接头吻配的凹糟,加强板吻配贴盖在手把弯管与手把接头的结合部位并联接一体,对整个手把弯管组件起加强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手把管组件结构既增大了手把内部空间、降低手把零部件的精度要求,同时也解决了手把易松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把弯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把接头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强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把弯管,2、手把接头,3、加强板,4、弧形缺槽,5、通孔,6、锁车定位板,7、9、手把后装饰罩上支撑,8、线夹,10、手把后装饰罩下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加以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并参照图2、图3、图4,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手把弯管1、手把接头2和加强板3;手把弯管1的中部呈弯曲状,手把接头2为管状结构其顶部具有弧形缺槽4,该实施例中为半圆形缺槽,略大于手把弯管半径,手把弯管1的中部位于手把接头的半圆形缺槽内并焊接联接一体,加强板3为Y型,具有与手把弯管和手把接头吻配的凹槽,加强板3吻配贴盖在手把弯管与手把接头的结合部位并通过焊接与它们联接一体。手把接头2上具有通孔5用以螺栓穿入,完成手把与摩托车车身的装配。手把接头2上具有锁车定位板6,其焊接联接在接头2的下端,与接头构成一体结构,当摩托车手把转向一侧达极限位置时,锁车定位板可限制手把的转动。
如图5所示,加强板3上联接有线夹8,起固定手把内部的电缆作用。手把后装饰罩上支撑7、9,和手把后装饰罩下支撑10用于装配手把后装饰罩,线夹8、手把后装饰罩上支撑7、9和下支撑10在现有车把组件结构中已有设置,不作过多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北方易初摩托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5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