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四气路大气采样仪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0400.5 | 申请日: | 200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9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利;荆建国;李云龙;曹伟;蒋容;梁冰;王延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凤姣;王理君 |
地址: | 45005***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气路 大气 采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采样仪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采集室内外空气样品的四气路大气采样仪。
背景技术:
大工业经济的发展给人类的文化生活及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提高和方便,但同时随之也产生了室内外空气的污染,因此,对大气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已引起世界的关注,对大气环境保护的各种研究和措施已成为全人类的责任。
目前,在大气的监测中,所采用的大气取样方式是单气路及双气路大气采样仪,该大气采样仪是对空气中的一种或两种有害气体同时进行采集的仪器设备;在民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对室内空气中的甲醛、氨、苯、TVOC等有害气体进行检测。这就要求对每个采样点分别采集四个空气样品,采样过程需要四台单气路采样仪和四个支架;即使用双气路大气采样仪器,也需要带两台采样仪、两个支架。因此,这种采样方式增加了采样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低,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单气路或双气路大气采样仪存在着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时多点采样、采样控制精确,减轻采样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物力浪费的四气路大气采样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四气路大气采样仪,它采用在同一壳体内设置四个独立的由气泵和流量计组成的采气系统与时控单元和电源组成,其中,时控单元主要采用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分别连接数码管显示电路、采样电路控制电路,采样电路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开关与采样电路连接。
所述的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的6~12脚分别接数码管的11、7、4、2、1、5、10脚,控制数码管显示。
所述的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的1、2、17、18脚分别接数码管的9、12、6、8脚,选择数码管的显示数字。
所述的采样电路控制电路的三极管的基极与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的13脚连接、集电极通过通过继电开关与采样电路C连接。
所述的采样电路主要由四个气泵组成。
所述的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的14脚与电源连接,15、16脚连接晶振电路,在电源接通后产生4MHz的频率供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
1、整机结构紧凑,性能稳定,便于携带;
2、气泵为微型采样泵,具有压力大、负载能力强、流量稳定、噪音低等优点。
3、只需一台仪器即可在二十分钟内完成苯、甲醛、氨、TVOC的样品采集。大大减轻采样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物力达2/4-3/4。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时控单元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操作面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壳体1是一四方形壳体且上部四角为圆弧形,在壳体1前面板上设置有四个平行的与壳体内气泵连通的流量计2,每个流量计2都连接有一流量调节旋钮3,在壳体1顶部设有一凹槽,其操作面板5设置在凹槽内;在壳体1的两侧设置有采样支架挂钩4。
由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单气路采样流程是:大气由进气口进入采样集气装置、经流量计、经气泵、经出气口排出;
由图2还可以看出:在大气采集的过程中,大气采集时间是通过与气泵连接的时控单元控制气泵的启停状态。
由图3可以看出:在同一壳体内设置四个独立的由进口膜片泵和流量计组成的采气系统与时控单元和电源组成,其时控单元主要采用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U1控制,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U1分别连接数码管显示电路A、采样电路控制电路B、采样电路控制电路B通过继电开关K1与采样电路C连接。
由图3还可以看出:所述的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U1的6~12脚分别接数码管D的11、7、4、2、1、5、10脚,控制数码管显示。
由图3还可以看出:所述的一路继电器输出数字控制芯片U1的1,2,17,18脚分别接数码管D的9、12、6、8脚,选择数码管的显示数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4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桁架式输油臂伸缩套管的升降驱动装置
- 下一篇:直板式双屏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