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焊烟尘气体处理净化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30285.1 | 申请日: | 2006-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5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应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应贤 |
主分类号: | B08B15/04 | 分类号: | B08B15/0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6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焊 烟尘 气体 处理 净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焊烟尘气体处理净化机,该处理净化机可用于各种电焊、焊接、气割、等离子切割的烟尘处理和气体净化,也可用于大面积地面和其它方面的吸尘吸烟。
背景技术
电焊、气割,等离子切割的烟尘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份,人们对此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采取了不少烟尘气体净化技术措施,如通风和系统排烟除尘。这些方法对车间的环境和工人的健康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对节能和大气污染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一是冬、夏室内温度流失;二是通风设备功率大,并且对大气造成污染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可将电焊烟尘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排入大气的电焊烟尘气体处理净化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电焊烟尘气体处理净化机包括外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的至少一套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安装在外壳体内腔中的密闭结构的除尘装置箱体,位于除尘装置箱体内腔上腔中的由过滤材料构成的中空柱形结构的过滤腔,设置在过滤腔内的返吹多孔管,设置在除尘装置箱体顶部的与过滤腔相连通的用于连接抽风机构的抽气管口,依次设置在过滤腔下方的散热器、尘物滑落板、集尘斗;所述过滤腔外壁与除尘装置箱体内壁之间的间距构成电焊烟尘气体进风道;所述除尘装置箱体的底部与外壳体的底板相结合,其箱体两侧壁以及顶面与外壳体内壁之间的间距构成互通的排风通道,且在排风通道下部填装有由气体净化过滤材料构成的气体净化器,位于过滤材料下方的底板上加工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气孔;所述返吹多孔管的进气管口通过连接管路与压缩气源相连接;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吸尘软管外接管口。
本实用新型在净化机外壳体内设置有两套相互独立的除尘置。当然也可根据需要设置有三套或更多的相互独立的除尘装置。
本实用新型在净化机外壳体内设置有作为返吹多孔管压缩气源的充气、储气缸。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抽气管口处设置有风阀;在外接管口处设置有用于开启或关闭管口的连体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接通电源后,首先通过控制机构打开压缩气源的-充气、储气缸阀门,使压缩气体通过返吹多孔管向过滤腔壁的各部位向外返吹,将积聚在过滤腔壁(过滤材料)上的积尘吹掉,顺风道、斜板(尘物滑落板),进入集尘斗,确保过滤器良好和正常工作。在进入正常连续工作状态后,每小时返吹一次。
机器起动后,在抽风机构电机的作用下,使设置在抽气管口处的风阀打开,此时在抽风机构风力的作用下,通过连接在散热器上设置的吸尘软管外接管口上的吸尘设施将电焊烟尘、气体经由进风口通过连体阀门、进入散热器,并从散热的底部和周围向上,经过过滤腔外壁与除尘装置箱体内壁之间的电焊烟尘气体进风道,通过过滤层过滤后进入过滤腔,经过滤后进入过滤腔的烟气在抽风机的作用下,通过设置在除尘装置箱体顶部的与过滤腔相连通的用于连接抽风机构的抽气管口进入电焊烟尘气体进风道,沿风道向下经过气体净化器,从下方的底板上加工有与外界相连通的排气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可在不影响室内温度的前提下,起到净化气体、改善环境作用,同时还可起到节约能源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部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2的C-C剖视图。
图6是图3的E-E剖视图。
图7是图2的后视图。
图8是图7的D-D剖视图。
图中:1、起动开关插孔,2、吸尘软管外接管口,3、外接电源接口,4、移动轮,5、集尘斗,6、进气调压阀(单连件),7、气缸放水阀,8、集尘斗锁连拉手,9、排气通道,10、排风机,11、电机固定盘,12连接管,13、风阀,14、连接管路,15、充气、储气缸,16、过滤材料(过滤层),17、电气控制元件安装区,18、气体净化器,19、返吹多孔管,20、尘物滑落板,21、风阀,22、散热器,23、集尘斗滑道,24连体阀门,25、电气控制元件安装板,26、滤筒固定蝴蝶栓,27、气缸排水孔,28、阀门拉杆,29、底板排气网眼,30移动轮安装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应贤,未经张应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302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