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蒸发器用气液分离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7109.2 | 申请日: | 2006-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4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曹嘉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嘉俊 |
主分类号: | B01L3/16 | 分类号: | B01L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7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蒸发 器用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液分离装置。具体说是大型旋转蒸发器上的球磨接触式三叉分离器,适用于旋转蒸发器的气液分离和收集。
背景技术
在生物制药和精细化工等生产行业,常用旋转蒸发器对溶液溶解物质进行提取、蒸馏和干燥。而旋转蒸发器上所用的气液分离和收集装置则是由副冷凝器和收集瓶组成,其中的收集瓶只有一个,收集瓶的进口端为倒锥形,而冷凝器的出口端则为锥形,且冷凝器出口端插入收集瓶的倒锥形进口端内。虽然采用一个收集瓶也可以实现溶剂的分离和收集,但由于收集瓶集满放料时必须在常温下进行,这就要求放料时必须把整个系统的真空都放空。而把整个系统的真空放空,需要时间,这样就会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因此,这种气液分离和收集装置的生产效率较低。又由于收集瓶的进口端为倒锥形,而冷凝器的出口端则为锥形,且冷凝器出口端插入收集瓶的倒锥形进口端内。不仅承受异方向的剪切力能力较差,收集瓶与副冷凝器的接口端容易损坏,而且由于收集瓶与副冷凝器出口端均为平面,还易出现粘死损坏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旋转蒸发器用气液分离阀。这种旋转蒸发器用气液分离阀,不仅生产效率高,而且不易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蒸发器用气液分离阀,包括支架,支架上有副冷凝器,副冷凝器之下有收集瓶,收集瓶上有进、出口,副冷凝器的出口通过阀门与收集瓶的进口相连通。收集瓶的出口接有放料阀。其特点是所说收集瓶有两个,该两个收集瓶与冷凝器间呈三叉布置。
其中,两收集瓶的进口为球形口,两阀门的出口端为球形头,两阀门出口端的球形头分别置于两收集瓶进口处的球形口内。
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蒸发器用气液分离阀其收集瓶有两个,该两个收集瓶与冷凝器间呈三叉布置。当其中一个收集瓶集满时,通过特殊的排空方式,可在不放空整机真空的情况下单独放料、连续工作。与单个收集瓶的气液分离器相比,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又由于两收集瓶的进口为球形口,两阀门的出口端为球形头,两阀门出口端的球形头分别置于两收集瓶进口处的球形口内。不仅可避免连接端粘死的情况发生,还能承受少许异方向的剪切力,使得收集瓶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蒸发器用气液分离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蒸发器用气液分离阀含有支架8,支架8上安装有副冷凝器3,副冷凝器3之下设置有两个收集瓶6,该两个收集瓶与副冷凝器3间呈三叉布置。
两收集瓶6上有进、出口,副冷凝器3的出口2分别通过阀门4与两收集瓶6的进口相连通。在两收集瓶6的出口处接有放料阀7。
为避免两收集瓶6与阀门4的出口连接端粘死、使收集瓶6损坏的情况发生,将两收集瓶6的进口端加工成球形口1,两阀门4的出口端加工成球形头5。
工作时,一个阀门4打开,另一个阀门4关闭。当一个阀门4打开时,与该阀门相连的那个收集瓶6放气,而另一个收集瓶6可以放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嘉俊,未经曹嘉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7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蜗轮和蜗杆组成的自动调节机构
- 下一篇:空心膨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