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条件下液体物料的转移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26703.X | 申请日: | 2006-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47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纪才;沈德智;卢松华;王正龙;仇从光;徐业昊;朱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浩波化学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7D5/00 | 分类号: | B67D5/00 |
| 代理公司: | 张家港市高松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春松 |
| 地址: | 215633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压条 液体 物料 转移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负压条件下液体物料的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贮液槽是在负压的条件下工作的,随着生产的进行贮槽内的液体会不断增多,达一定液位时必须进行转移,而这种转移往往是将液体由负压槽转移到常压槽内,由于很多液体物料的饱和蒸汽压很低,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泵的有效吸上高度,在不改变槽内压力时使用泵直接转移常常无法进行。
目前最常用的物料转移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升高贮液槽内液体表面的压力来实现,这种方法需先将贮液槽与生产系统切断,然后对贮液槽进行放空,开启泵进出口阀门后启动泵输送液体,输送结束后关闭泵进出口阀门,而后还需将贮液槽内压力降至与系统接近时再并入系统;另一种是通过改变泵的进、出口压差的方法来完成的,此方法是首先降低接收槽内的压力即需对接收槽进行抽真空,然后开启泵进出口阀门后启动泵输送液体,输送结束后关闭泵进出口阀门,再对接收槽进行放空从而以便于此槽内物料的进一步转移。
上述两种转移方法的缺点是:需专人完成操作且控制繁琐,对于禁止空气进入的装置还需另外增设真空泵以减少对生产系统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合理、结构简单、可在负压条件下直接进行液体物料转移的转移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负压条件下液体物料的转移装置,主要包括:负压贮液槽,在负压贮液槽上安装有高液位开关和低液位开关,负压贮液槽底部的出料口与液体冷却器的进口相连通,液体冷却器的出口又与输液泵的进口相连,输液泵的出口与止回阀相连后再与接收槽的进口相连通,负压贮液槽的高液位开关和低液位开关与输液泵的控制开关相连,输液泵的控制开关与输液泵的电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在负压的条件下方便地将液体转移出去,并且可实现自动转移、无需人员开、关泵阀,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条件下液体物料的转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及其工作原理和优点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压条件下液体物料的转移装置,主要包括:负压贮液槽7,负压贮液槽7上安装有高液位开关6和低液位开关5,贮液槽7底部出料口与液体冷却器8的进口相通,液体冷却器8的出口再与输液泵3的进口相连,输液泵3的出口接至止回阀2后再与接收槽1的进口相连接,高液位开关6和低液位开关5与输液泵的控制开关4相连,控制开关4再与输液泵3的电机相连。其工作原理详述如下:
一、当负压贮液槽7内的液位达高液位开关6时,高液位开关6动作并通过控制开关4起动输液泵3开始输送液体,随着液体被转移液位不断降低,当液位达低液位开关5时,低液位开关5动作并通过控制开关4关停输液泵3,从而停止液体的输送;二、负压贮液槽7内的液体经液体冷却器8降低温度后降低了输送条件下的液体的饱和蒸汽压,输液泵3在输送液体时便不会出现“汽蚀”现象;三、低液位开关5动作并通过控制开关4使输液泵3停止时,由于输液泵3进出口压差较大,液体会迅速倒流进入液体冷却器8和负压贮液槽7内,在输液泵3的出口管上设置了止回阀2就可有效的阻止液体的倒流。
由上所述可知,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移装置,可在负压的条件下方便地将液体转移出去,并且可实现自动转移,无需人员开、关泵阀,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浩波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浩波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67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级过滤式自动清洗过滤器
- 下一篇:胶带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