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弯管组件焊接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6606.0 | 申请日: | 200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5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卢国荣;李卫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添财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331江苏省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弯管 组件 焊接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弯管组件焊接夹具,特别是在焊接摩托车的车架时用于夹紧和定位左弯管或右弯管以及其它焊接组件的工具。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底架上具有用于支撑车体的左弯管和右弯管,在焊接摩托车的车架时,通常将油箱压板固定板、动力吊架组件、后踏板支管焊接在左弯管上,而右弯管上除了上述零件外还焊接有点火线圈安装板、机油箱安装板以及U形片,参见附图7。由于这些零件形状不规则,并且数量较多,焊接时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定位和焊接才能完成,不但加工前的准备工作繁多,效率较低,而且焊接位置也不准确,产品的合格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弯管组件焊接夹具,可实现一次夹紧工件,分步焊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弯管组件焊接夹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基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并支撑起待焊接工件的托模、部分压紧在待焊接工件的表面上用于固定待焊接工件的多个夹紧装置,所述的基架的前部固定设置有沿铅垂方向延伸的圆柱形定位块,其中一个夹紧装置压紧在该定位块的外圆周面上,所述的基架的后部设置有用于定位油箱压板固定板的油箱压板固定座,所述的油箱压板固定座与所述的定位块之间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动力吊架组件的动力吊架固定座,所述的动力吊架固定座与所述的定位块之间的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后踏板支管的支管固定座。
所述的基架的后部具有一段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的油箱压板固定座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的导轨上。
所述的油箱压板固定座包括滑动配合在所述的导轨上的滑座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的滑座上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的第一固定块包括沿着水平面方向延伸的定位部和舌部,所述的舌部位于所述的定位部的下方,所述的定位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的舌部的上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可收容油箱压板固定板的容置空间。
所述的定位部的下表面上弹性地设置有定位珠,所述的定位珠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的定位部与所述的舌部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的动力吊架固定座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的第二固定块以及压紧在所述的第二固定块上的第一压块,所述的第二固定块的纵截面呈“L”形,并且第二固定块的底端部还设置有用于支撑动力吊架组件的凸块。
所述的油箱压板固定座与所述的动力吊架固定座之间还可转动地设置有用于固定U形片的第三固定块,所述的第三固定块的后端面和前侧端面各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簧片,所述的一对簧片的端部向远离第三固定块的方向延伸并且相互靠拢。
所述的支管固定座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基架上的支管托块,所述的支管托块上开设有可收容后踏板支管的凹槽,所述的凹槽的上方还设置有压紧后踏板支管的第二压块。
所述的支管固定座的侧部的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机油箱安装板的油箱安装板固定座,所述的油箱安装板固定座的上部开设有可收容机油箱安装板的槽,所述的油箱安装板固定座上还可移动地设置有压紧在机油箱安装板上的第一压板。
所述的支管固定座前方的基架上还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点火线圈安装板的点火线圈安装板固定座,所述的点火线圈安装板固定座的上部开设有可收容点火线圈安装板的槽,所述的点火线圈安装板固定座上还可移动地设置有压紧在点火线圈安装板上的第二压板。
所述的夹紧装置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具有第一活塞杆,所述的第一活塞杆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有摆臂,所述的摆臂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压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待焊接的左弯管或右弯管以及各被焊接的零组件均被快速定位并夹紧,可避免焊接前复杂的准备工作,实现一次夹紧分步焊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保证焊接时各零组件之间的位置准确,提高加工精度和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箱压板固定座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箱压板固定座的剖视图放大;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箱安装板固定座的放大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点火线圈安装板固定座的放大图;
附图7为待焊接的零组件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添财,未经庄添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66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沥青旧料再生装置
- 下一篇:新型教学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