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工具调速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963.5 | 申请日: | 200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9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储云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云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64 | 分类号: | H01H13/64;H01C10/50;H02P1/42;H02P27/02;H02M5/257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天龙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胜华 |
地址: | 213012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工具 调速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具有反向限速性能的调速开关。
背景技术
常用的电钻、电锤、冲击钻等电动工具,要求其调速开关为无级调速。这类串激式交流电机有两个定子绕组和一个转子绕组。当电机反转时,受其物理性能的影响,转子绕组在同一额定电压下会产生极大的火花,使转子绕组很快烧坏,同时干扰电网中其它电器的正常使用,因此,必须对电动工具进行反向限速。已有的电动工具调速开关,通常在扳机与转向器的反向位置上加上一个限位块,以阻止扳机压到最终位置。使用者普遍反映操作手感差,违背惯用使用方法。对于批量生产而言,每只调速开关很难装配得完全相同,因此批量产品一致性较差,质量难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反向限速性能、批量产品一致性好的电动工具调速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调速开关包括与开关体相连接的扳机、电机、推杆、转向器、控制电路,其改进点在于:所述转向器设置有五个触点,其中,触点5分别与触点6、9电联接,并与所述开关K2相接,所述触点6、7分别连接电机的转子绕组,所述触点7、8串联后与电机的定子绕组相连,所述触点9分别与可控硅BTA的A端、可调电阻R3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可控硅BTA、开关K1、K2、移相触发电路、可调电阻R1、R2、R3、二极管A4、二极管D1、D2、电阻R4~R6、触发管DB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可调电阻R3一端与可控硅BTA的A端相连,其另一端与电阻R5、二极管D2串联;所述移相触发电路由电阻R1、电容C、触发管DB3组成。
采用上述结构后,将转向器10的手柄置于正转位置,按下扳机2,开关K1闭合,230V交流电经开关K1、电机3的定子绕组3-1导通可控硅BTA、转向器10中的触点9、6接通,电流经电机3的转子绕组3-2、转向器10中的触点7、8后,接通电机3的另一个定子绕组3-3,电机3正转。此时,随着扳机2逐渐向下压,与该扳机同步动作的电阻R1阻值越来越小,可控硅BTA的导通角越来越大,电机3转速越来越高,达到无级变速。当扳机2压到最终位置时,开关K2闭合,可控硅的A、K两端被开关K2短接,交流电经开关K1、电机3的定子绕组3-1、开关K2、转向器10中的触点5、6、电机3的转子绕组3-2、转向器10中的触点7、8后,接通电机3的另一个定子绕组3-3,此时,电动工具在交流230V全电压下正向运转。当需电动工具反转时,则将转向器10的手柄置于反转位置,按下扳机2,开关K1闭合,交流电经电机3的定子绕组3-1、可控硅BTA、转向器10中的触点9、7、电机3的转子绕组3-2、转向器10中的触点6、8流向电机3的另一个定子绕组3-3,电机3反转。此时,随着扳机2逐渐下压,可控硅BTA导通角越来越大,电机3的转速也将越来越快,由于转向器10中的触点5、9已经分离,既使扳机2压到最终位置,开关K2闭合,也无法将可控硅BTA的A、K两端短接,因此限制了电动工具在交流230V全电压反转状态下工作,起到良好的反向限速作用,并且杜绝了电机反转时被烧毁故障的发生。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工具调速开关采用具有五个触点的转向器,与控制电路相配合,达到反向限速。其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正、反转速可任意设置,无级调速简便,符合操作习惯,手感好。用电气控制取代传统的限位块机械式限速,批量生产产品的一致性好,质量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工具调速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工具调速开关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云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云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9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防火漏电报警控制系统
- 下一篇:时间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