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5056.0 | 申请日: | 200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84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06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明;孙利国;张振远;陈强;刘晓晖;许志龙;王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耀明 |
主分类号: | H02N6/00 | 分类号: | H02N6/00;G05D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何朝旭 |
地址: | 21001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光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特别是一种多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化石能源的资源有限性和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措施。太阳能是清洁无污染且永不枯竭的能源,光伏发电是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之一,也是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
常规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是将太阳能电池固定安装,价格居高不下,难以迅速推广和普及。根据太阳能电池在一定条件下输出的电流与接受的光照强度成正比的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性能价格比,各国技术人员开始尝试通过跟踪聚光的方法,增加太阳能电池所接受的太阳光照射强度,使得同样数量的半导体材料产生更多的电能,而增加的聚光跟踪装置的成本远远低于所节约的太阳能电池成本,相当于用普通的材料代替昂贵的半导体材料,从而大幅度降低光伏发电系统的成本。
现有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可按照聚光的形式分为两种:一种采用折射聚光(如聚光跟踪太阳发电机,参见专利号CN97204018.8),折射聚光的缺点是光强均匀性较差,透过率难以提高,制造成本较高;另外一种是采用大型抛物面反射聚光,其优点是反射效率高,缺点是制造难度大,成本较高,反射镜容易破碎,机构整体防风性能差。不难发现,现有技术中因为聚光器的成本难以降低,整套系统的性价比提高不明显,使得聚光光伏发电系统的优势难以体现。另外,现有聚光光伏发电系统中一套机械驱动机构仅能驱动一组聚光太阳能电池阵列,成本较高。到目前为止,仅有少量试验、示范性质的聚光光伏发电系统投入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平面反射镜阵列形成聚光器的方法,提供一种多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该系统应当成本经济,实用性强。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将对自动跟踪太阳机构进行改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倍聚光光伏发电系统,包括安装在自动跟踪太阳机构上的聚光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平面反射镜阵列、安装平面反射镜阵列的框架、安装太阳能电池组件阵列的支架,其中自动跟踪太阳机构由方位角跟踪机构和高度角跟踪机构组成,所述反射镜阵列分成两组,安装在框架中心线两侧,每组由至少两列反射镜组成,所述太阳能电池组阵列也分成两组,按预定角度呈V形安装在所述支架中心线两侧,朝向平面反射镜阵列安装,每列反射镜反射的光线照射到对应一侧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上,且照射宽度大于被照射的太阳能电池阵列宽度,各平面反射镜保持自身预定角度,无遮挡平移安置在反射光延长线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可以构成斜线型、水平型或圆弧形等多种平面反射镜排列方式。
自动跟踪太阳机构的改进方案是:所述方位角跟踪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的减速器、与减速器输出端连接的小齿轮以及与小齿轮啮合的环状大齿轮,所述大齿轮固定在安装基础上,所述减速器固定在方位角构架上,每套方位角构架上安装至少一组聚光太阳能电池阵列。
本实用新型根据太阳能电池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输出功率与接受的光照强度成比例增加而又不会影响寿命的特性,采用易于制造、成本低廉的聚光器跟踪太阳,增加了太阳能电池所接受的太阳光照射强度,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用量,而增加的跟踪聚光机构的成本远低于所节约的太阳能电池的成本,相当于用普通的金属玻璃等材料代替昂贵的半导体材料,性价比大幅提高,有利于光伏发电系统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典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聚光原理图。
图3为实施例一平面反射镜的下边缘在同一条直线上的聚光器结构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平面反射镜下边缘在两条斜线上的一种聚光器结构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耀明,未经张耀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5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矿灯防水型检测盒
- 下一篇: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