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RFID射频签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2085.1 | 申请日: | 2006-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254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成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02 | 分类号: | G07C1/02;G07C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rfid 射频 签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特别涉及射频电子技术。
背景技术
在企业、学校的日常运作中,需要对员工、学生进行考勤、签到等日常管理。目前,企业的签到系统多采用纸卡、指纹、IC卡等方式,其不足之处在于,需要耽误员工的时间以排队打卡,效率比较低下。同时,由于考勤信息直接录入系统,员工的直接领导不便于及时了解员工出勤状况,在工作安排上产生了不便之处。
对中小学生,上学和放学时,家长无法了解到孩子的状况,例如是否有迟到、早退、旷课、逃学等情况,不利于孩子的教育。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RFID射频签到系统,能够实时的向目的通信终端通报持卡人的动态。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手段是,RFID射频签到系统,包括:
至少一张射频卡,所述射频卡内存储有射频卡识别标识;
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读取射频卡内的信息;
信息发送单元,与无线射频读卡装置连接,用于向目的通信终端发送报告信息。
进一步的说,本实用新型还包括:
服务器单元,与无线射频读卡装置和信息发送单元连接,用于存储读卡信息,以及根据预设条件和射频卡识别一目的通信终端映射表,通过信息发送单元向目的通信终端发送报告信息。所述信息发送单元为短信发送装置、电子邮件发送装置或即时通信消息发送装置。所述信息发送单元向目的通信终端发送的报告信息包括读卡时间。所述信息发送单元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向目的通信终端发送信息。所述射频卡上以直观可见的方式记载有持卡人相片或姓名,以便于核对持卡人身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向目的通信终端及时的发送持卡人的签到信息,为领导、家长及时了解下属和学生的考勤状况提供了支持。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RFID射频签到系统,包括:
至少一张射频卡,所述射频卡内存储有射频卡识别标识,即射频卡的识别ID;
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读取射频卡的识别ID;
信息发送单元,与无线射频读卡装置连接,用于向目的通信终端发送读卡信息。
具体的应用方式是,佩戴有射频卡(射频卡1,射频卡2,...射频卡n)的学生在进出校门时,读卡器读取到射频卡的识别ID,然后通过短信、邮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将读卡信息发送到移动电话、PC等目的通信终端。终端以接收时间作为时间参考依据。
实施例2:参见图1。图中虚线表示无线传输。
本实施例包括:
至少一张射频卡,所述射频卡内存储有射频卡识别标识,即射频卡的识别ID;
信息采集单元,用于读取射频卡的识别ID;
信息发送单元,与无线射频读卡装置连接,用于通过通信网络向目的通信终端发送报告信息;
服务器单元,与信息采集单元和信息发送单元连接,用于存储读卡信息,以及根据预设条件和第一映射表,通过无线射频读卡装置向目的通信终端发送报告信息。所述第一映射表为射频卡识别ID——持卡人身份信息——目的通信终端映射表,存储于服务器内。
具体的应用方式是,佩戴有射频卡的学生在进出校门时,读卡器读取到射频卡的识别ID,将其传送到服务器,服务器首先根据读卡时间判断其状态,例如,是否为正常签到,或者为迟到、早退等;然后根据第一映射表查询持卡人身份信息,再通过第一映射表查询目的通信终端;然后将判断的状态形成报告信息向目的终端发送。可以通过邮件或即时通信软件将报告信息发送到作为目的通信终端的PC机。所述读卡信息包括射频卡识别ID和读卡时间。
所述的“预设条件”可以包括:在预设时间内读取到射频卡,即向目的通信终端发送消息;或者是,在预设时间内未读取到射频卡,即向目的通信终端发送消息。
对于旷工、旷课等状态的判断方式为,如果在正常上班/上学的时间段内一直未收到读卡信息,则判断为旷工/旷课,然后将判断结果发送给目的通信终端。
所述“射频卡识别一目的通信终端映射表”是指在向学生分配射频卡时登记的射频卡标识ID和家长的目的通信终端之间的映射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适用于学校。本实施例的射频卡为RFID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成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成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20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腐耐磨油管
- 下一篇:带定时提醒装置的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