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多用途节能煤气锅炉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1827.9 | 申请日: | 2006-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21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毕忠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国锋 |
主分类号: | F22B13/00 | 分类号: | F22B13/00 |
代理公司: | 赤峰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宏光;武英华 |
地址: | 024000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多用途 节能 煤气 锅炉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常压煤气锅炉,具体说是一种具有取暖、烧水、洗浴、蒸汽等多种功能的煤气锅炉。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取暖、烧水、洗浴锅炉,通常的设计结构为:炉体设有水套夹层或排管,炉体内由下到上依次设有落灰室、炉排、燃烧室;燃煤直接燃烧,这种锅炉存在的问题是燃料燃烧不充分,烟气中飘浮颗粒较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多用途节能煤气锅炉,主要针对目前民用常压锅炉燃料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烟气较大、功能单一的的缺点。通过使燃煤转化为可燃气体并充分燃烧及对锅炉综合性能的优化设计,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烟尘排放小,功能较全的民用高效多用途节能煤气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高效多用途节能煤气锅炉,由煤气发生室、煤气引燃室、热交换室、配风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等构成;其特征在于:煤气发生室由水冷壁、分隔煤气发生室与热交换室的保温隔层、炉排构成;煤气发生室通过烟道与煤气引燃室连通,煤气引燃室由保温壁、配风器、炉膛壁上的风孔、炉排、集渣室构成;煤气引燃室通过烟道与热交换室相连,热交换室由水冷壁、换热管、保温隔层构成;蒸汽发生装置由置于煤气引燃室内的设有水箱的蒸汽发生管及与煤气发生室底部相通的蒸汽导管构成,蒸汽导管的出口设在炉排下面;配风装置由风机、风箱、风管、构成,风管分别通过调节阀门连通煤气发生室底部以及煤气引燃室上部。
保温隔层中布有换热管。
风孔为外大内小的并由外到内向上及两侧不同角度倾斜的锥形。
由煤气发生室、热交换室形成的整体与煤气引燃室、配风装置、蒸汽发生装置形成的整体,两个结构整体通过可拆解方式组合形成的锅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充分考虑煤炭转化为煤气对温度、水蒸汽、氧气供应的要求,煤气燃烧后热交换效率、热交换条件等因素,本实用新型煤气锅炉的燃煤煤气转化率高,燃烧充分,锅炉热交换率高,烟尘排放小,节能和环保效果好。由于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取暖、烧水、洗浴、蒸汽等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中,煤气发生室1、保温隔层2、热交换室3、换热管4、烟道5、煤气引燃室6、保温壁7、烟道8、配风器9、风管10、炉排11、风孔12、集渣室13、风箱14、调节阀15、风管16、炉排17、水冷壁18、蒸汽导管19、水箱20、蒸汽发生管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图1、2中,高效多用途节能煤气锅炉由煤气发生室、煤气引燃室、热交换室、配风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等构成。煤气发生室由水冷壁18、保温隔层2、炉排17、风管16、蒸汽导管19等构成;煤气引燃室由保温壁7、配风器9、风孔12、炉排11、集渣室13构成;热交换室由水冷壁18、换热管4、保温隔层2构成;配风装置由风机、风箱14、风管10、16、调节阀15构成;蒸汽发生装置由蒸汽发生管21、蒸汽导管19、水箱20构成,蒸汽发生管可通过调节装置调节其在煤气引燃室中的受热面,控制蒸汽发生量。
高效多用途节能煤气锅炉,包括煤气发生室、煤气引燃室、热交换室、配风装置、蒸汽发生装置等构成。煤气发生室顶部为保温隔层2,侧面顶部有烟道8与煤气引燃室相连,四壁为水冷壁并配有两个炉门,下部为炉排17,炉排下部布有风管16和蒸汽导管19,锅炉运行时引燃燃煤,待形成适当火层后填入大量燃煤并将水冷壁两个炉门封闭,调节风量和蒸汽量使燃煤转化为煤气,煤气经烟道8进入煤气引燃室6。煤气引燃室6上部分及四周由保温材料构成保温壁7,炉膛壁上有风孔12,煤气引燃室燃料在多次通风供氧条件下燃烧充分并形成高温区,经烟道8进入煤气引燃室的煤气在高温区内被充分引燃后经烟道5进入热交换室3。热交换室3四壁为水冷壁18,下部为保温隔层2,下部侧面有烟道5,高温烟气在此空间内同水冷壁和换热管中水进行充分换热。配风装置统一为煤气发生室和煤气引燃室提供空气,风管10中的空气中在煤气引燃室保温壁7中被预热后进入煤气引燃室中,预热的空气为煤气燃烧提供了更好的条件,配送风量分别由调节阀门15控制。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发生管21在煤气引燃室内,其中的水被加热产生蒸汽后经蒸汽导管19被送入煤气发生室炉排下。
风孔12为外大内小的锥形供风孔,并由外到内向上及两铡不同角度倾斜。
水箱20中有水位控制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国锋,未经曹国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18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SPO2进行心房纤颤检测
- 下一篇:低复杂度胶片颗粒仿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