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撇渣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20285.3 | 申请日: | 2006-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78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贺中央;刘百宽;王成;马文鹏;孙荣海;王廷力;郑全福;邹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4 | 分类号: | C21B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永珠 |
地址: | 4571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撇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撇渣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炉出铁沟主沟内的渣铁分离的撇渣器,属于冶金行业。
背景技术
撇渣器位于出铁场出铁沟主沟尾端,主要作用是使渣和铁水分离,铁水从撇渣器底部的过铁眼通过,渣被撇渣器挡住,从渣沟流走。目前在许多高炉出铁场所用的撇渣器,都是在使用现场浇注而成,整个撇渣器采用同一种材料,即Al2O3-SiC-C质浇注料,这种材料在1450℃的高温抗折强度一般为2~4MPa。这种形式的撇渣器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从过铁眼顶部产生裂纹,且裂纹逐步从底部向上部扩展,在高温铁水的冲蚀下,撇渣器的损毁从裂纹部位逐步扩展,当损毁到一定程度,撇渣器就因挡不住渣而不得不进行修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易损位预埋入耐冲涮、耐腐蚀材料的夹芯复合结构的撇渣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复合撇渣器,包括本体部件,在本体部件的下部开有过铁眼,在本体部件的内部预制有耐冲刷抗侵蚀的复合体部件。
复合体部件与过铁眼相接触。
所述的复合体部件采用Si3N4结合SiC砖或Sialon结合SiC砖,本体部件采用Al2O3-SiC-C质浇注料浇注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易损部位采用Si3N4结合SiC砖或Sialon结合SiC砖的复合结构,从而可以阻止裂纹的形成和扩展,另外利用Si3N4结合SiC砖或Sialon结合SiC砖良好的抗渣性能及高温强度,减缓撇渣器被高炉渣侵蚀及铁水冲刷损毁的速度,从而大幅度提高撇渣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仅是对局强化,其它部位仍用传统材料做成,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复合撇渣器,包括本体部件1,在本体部件1的下部开有过铁眼3,在本体部件1的内部预制有复合体部件2。复合体部件2与过铁眼3相接触的。
本体部件1是以电熔致密刚玉、电熔白刚玉、棕刚玉、碳化硅、碳、氧化铝微粉、耐火水泥作原料外加4~5%的水,经搅拌混合而成不定形耐火浇注料,即本体部件1。本体部件1中的Al2O3含量为60~80%,SiC的含量为15~35%,C的含量为1~3%。
先制好复合体部件2,复合体部件2为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或塞隆结合碳化硅,以SiC≥97%的碳化硅为原料,经机压成型,置于氮化窑中,在1450~1500℃高温氮气气氛下氮化烧成所制成的Si3N4结合SiC砖(Si3N4≥20%,SiC≥70%)或Sialon结合SiC砖(N≥5%,SiC≥70%)。
将氮化烧成好的复合体部件2置于模具中固定,再加入本体部件1的料,利用振动棒振动成型,复合体部件料硬化后脱模,经200℃烘干即为成品。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202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座式多色均光LED柔性光带
- 下一篇:两面横向移动翻转式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