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材料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116557.2 | 申请日: | 2006-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576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0 |
| 发明(设计)人: | 高山英树;高山尚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新化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32B25/02 | 分类号: | B32B25/02;B32B5/12;A43B13/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郝传鑫 |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滑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滑性能的材料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已出现很多具有防滑性能的材料(在本申请文件中,称之为防滑材料),这种材料应该非常广泛,例如,可以用在制作各种能在结冰路面及积雪路面行走的鞋类底中,或者用在制作防滑垫中。
下述以防滑的鞋类底进行说明,例如,作为结冰路面用鞋类底有:交互设置含有轴向为面向地面方向的玻璃纤维、尼龙、芳香尼龙(aramid)等合成纤维的短纤维的橡胶层与不含有这些材料的橡胶层而成的鞋类底,或者,鞋类底的大致整个部位由含有玻璃纤维、芳香尼龙等合成纤维的短纤维的橡胶层形成的鞋类底。
并且,作为积雪路面用鞋类底有:为了防滑而实施具有大的凹凸形状的鞋类底,或者,实施多个细波形状的刀槽花纹(siping)的鞋类底。如以下专利文献所示: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2-35202号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2-35203号
专利文献3: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2602710号
专利文献4:日本实公平7-143903号
专利文献5:日本实公平4-70881号
专利文献6:日本特许第2981485号
但是,上述技术存在下列缺点:
使用玻璃纤维的鞋类底的缺点在于,起初具有非常好的防滑性能,但是,因穿戴后与地面的摩擦作用而使玻璃纤维的磨损非常快,从而使其防滑性能很快下降。
另外,在使用尼龙纤维或芳香尼龙纤维的鞋类底中,这些纤维因穿戴而磨损的速度没有玻璃纤维严重,但是,其基本的防滑性能不如玻璃纤维。
并且,以目前来看,使用玻璃纤维及尼龙纤维等防滑材料的鞋类底对于结冰路面等硬路面上的效果虽好,但是,对于表面不硬的积雪路面上并不能发挥所期望的高防滑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滑材料,其能产生更高的防滑性能及更持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防滑材料至少包括:
玻璃纤维混合橡胶层,其是在橡胶基体(matrix)上混合玻璃短纤维而形成,所述玻璃短纤维突出橡胶基体;
复合纤维混合橡胶层,其是在橡胶基体上以任意比例混合玻璃短纤维与尼龙短纤维而形成,所述玻璃短纤维与尼龙短纤维并行且突出橡胶基体;
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橡胶层与复合纤维混合橡胶层大致并排而交互设置,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橡胶层上玻璃短纤维与所述复合纤维混合橡胶层的玻璃短纤维及尼龙短纤维的轴向相同,且形成一防滑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防滑材料,进一步包括单独橡胶层,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橡胶层、复合纤维混合橡胶层及单独橡胶层大致并排且按任意顺序组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复合纤维混合橡胶层中玻璃短纤维与尼龙短纤维的混合比例在10∶1~2∶1的范围内。
优选地,在所述耐滑面上,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橡胶层表面较复合纤维混合橡胶层表面突出,所述复合纤维混合橡胶层较单独橡胶层表面突出。
优选地,所述各玻璃纤维混合橡胶层、复合纤维混合橡胶层或单独橡胶层的厚度在3mm~8mm的范围内。
优选地,所述玻璃纤维混合橡胶层、复合纤维混合橡胶层或/及单独橡胶层之间的连接采用加硫成型。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防滑材料,由于采取了至少由两层的混合有不同短纤维的橡胶层(即玻璃纤维混合橡胶层、复合纤维混合橡胶层)交替而成,首先含有玻璃短纤维的橡胶层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混合有尼龙短纤维的橡胶层具有很强的耐磨性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是防滑性能不如玻璃纤维;将这种不同的橡胶层大致并排交替设置在一起,可以达到去短补长的效果。另外,单独橡胶层也具有一定的耐滑性。故使本实用新型的防滑材料比一般的防滑材料具有更好的防滑性能、耐磨性能及耐久性能。使得采用本实用新型制造的产品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如冰路面、积雪路面或湿滑路面等)。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材料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材料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材料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滑材料应用于鞋类底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线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新化工株式会社,未经日新化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165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刀切割机用喷水嘴防撞机构
- 下一篇:自行车座管加工机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