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翻转式快速卸煤炉桥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9680.1 | 申请日: | 200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2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开付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开付 |
主分类号: | F24B1/191 | 分类号: | F24B1/191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3000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快速 煤炉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煤炉具,尤其涉及一种炉桥。
背景技术:目前,传统的蜂窝煤炉所采用的炉桥多为固定式结构,其缺点是:卸煤时必须先将上面的煤饼取出后才能将底层燃烬的煤饼取出,卸煤很不方便;既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又容易造成烧伤、烫伤事故,而且还存在酿成火灾等重大事故的隐患。最近,世面上出现了一种推拉式或摇摆式炉桥,这种煤炉在卸煤时勿需将煤饼取出,只要来回拉动或摆动手柄即可将燃烬的煤饼粉碎,从而达到卸煤的目的;这种活动式炉桥虽然比传统结构的固定式炉桥安全、卫生,但由于在粉碎煤饼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也会造成室内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卸煤安全、卫生、方便、快捷的翻转式快速卸煤炉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翻转轴和固定在该轴上的炉桥本体构成;所述炉桥本体由半圆形的卸煤筒、与该筒中部对合联为一体的半圆环、固定在半圆环和卸煤筒上的多根灰条构成,翻转轴的两端分别从卸煤筒的筒壁上水平穿出。
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摇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传统炉桥的固定式结构改为了翻转式结构,并在传统炉桥上增设了半圆形的卸煤筒,因此卸煤时只需将摇柄转动180°便可通过卸煤筒将煤饼整块地推入炉座内的灰箱中而不必将煤饼取出或粉碎,从而彻底克服了传统炉桥卸煤比较麻烦、操作危险、容易污染环境等缺陷,具有安全、卫生、方便、快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中:炉芯1 炉身2 摇柄3 炉座4 卸煤筒5 半圆环6翻转轴7 灰条8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3中,炉桥本体由桥架、固定在该架上的灰条8构成,所述桥架由半圆形的卸煤筒5、与该筒中部对合联为一体的半圆环6构成。卸煤筒5与半圆环6的直径相同,由二者所构成的桥架其轴向投影为园环。翻转轴7的两端分别从卸煤筒5的筒壁上水平穿出并与半圆形卸煤筒5的敞口面平行。为了能够将整块蜂窝煤饼完整的卸下,卸煤筒5的两个端口到灰条8的距离应当略小于煤饼的高度;为了使用方便,在翻转轴7的一端固定有摇柄3。
安装时,应将翻转轴7的两端水平地安装在炉身2上,卸煤筒5的一端与炉芯1的下端口大致平齐。使用时,将摇柄3转动180°,卸煤筒5便带动最底层的煤饼翻转而落入炉座4的灰箱中;此时炉芯1中底层的煤饼又会自动落入卸煤筒5的另一端中,将摇柄3反向转动180°卸煤筒5的另一端又会带动另一块煤饼翻转而落入炉座4的灰箱中,如此反复,便能够将煤炉底层燃烬的蜂窝煤饼方便、快速地卸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开付,未经孙开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96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