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焙烧炉用重油油枪雾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9650.0 | 申请日: | 200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3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刘毅;刘成;徐士勇;何友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5/18 | 分类号: | F23D5/1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1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焙烧 炉用重 油油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化铝生产焙烧工序沸腾焙烧炉的重油油枪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在氧化铝生产中,国内循环焙烧炉长期使用的是外混式重油枪,即蒸汽通过油枪枪体的蒸汽外管由喷嘴喷出,而重油通过枪体的重油内管由喷嘴喷出,两者喷出后在焙烧炉内混合。采用这种重油枪,由于雾化的效果不是很好,所以对重油的油质要求较高,对重油的粘度、机械杂质要求较严。否则,当气温下降,重油粘度升高时,容易造成结焦、油嘴堵塞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生产中频繁的退出油枪清理,使焙烧炉的生产负荷提不上去,生产中加减料频繁,炉子的温度波动大,从而影响了生产,增加了重油单耗,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另外,由于外混式重油枪喷嘴上的细孔直径为0.5~1mm,直径较小,当使用国产重油或油质不好的重油时,重油雾化效果不良,使得重油在炉内燃烧不完全,残余的碳粒进入氧化铝成品,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油油枪的雾化装置,使重油雾化效果得以改善,解决油枪结焦、堵塞现象,保证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
它包括蒸汽外管(1)、重油内管(2),蒸汽外管(1)上开有进汽口(8),重油内管(2)在蒸汽外管(1)中间。蒸汽外管(1)、重油内管(2)与雾化室(3)相连接,雾化室(3)另一端连接有喷嘴(4)。在蒸汽外管(1)和重油内管(2)的端面上开有孔(5)、(6)。
雾化室(3)与蒸汽外管(1)采用螺纹连接,雾化室(3)长为15~25cm。
蒸汽外管(1)的孔(5)数量为20~30个。重油内管(2)的孔(6)数量为2~5个。
喷嘴(4)与雾化室(3)连为一体。喷嘴(4)为圆锥体,在锥体上开有圆孔,数量为18~25,直径为1.5~2.5mm。
工作时,蒸汽与重油在一定压力下,通过与雾化室(3)连接部的圆孔相互剪切、变形进入雾化室(3),油、汽两相液在雾化室中相互作用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喷嘴出口破裂,产生爆破雾化。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焙烧炉用重油油枪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增加了雾化室(3),使重油与蒸汽在雾化室中充分混合,并相互作用产生大量气泡,气泡在喷嘴出口破裂,产生爆破雾化,使重油雾化效果得以改善,保证了产品质量。
2、能适应国产重油、进口重油多种油质的需要,保证了沸腾焙烧炉的稳定高产运行。
3、加大了喷嘴处开孔的孔径,油枪结焦、堵塞情形明显得到改观,沸腾炉运行稳定,重油单耗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装置包括蒸汽外管1、重油内管2,雾化室3。蒸汽外管1上开有进汽口8,重油内管2在蒸汽外管1中间。雾化室3与蒸汽外管1通过螺纹连接,雾化室3的另一端与喷嘴4焊接。
雾化室3为圆柱体,长为20cm,直径比枪体的蒸汽外管1粗0.3mm,雾化室3与蒸汽外管1、重油内管2连接的端面上分别开有圆孔,重油管开孔数量为3,直径为4mm,蒸汽管开孔数量为25,直径为5mm,与蒸汽外管1采用螺纹连接。
喷嘴4为圆锥体,在锥体上开有圆孔,数量为21个,直径为2mm。
进入雾化室3的重油压力1.2-2.5Mpa,蒸汽压力为0.3-0.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9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