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冲孔机的液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9101.3 | 申请日: | 200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80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中 |
主分类号: | B21D28/24 | 分类号: | B21D28/24;B21D28/34;B26D5/12;B26F1/02;B26F1/14;F15B15/14;B26D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8050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冲孔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装置,具体说是一种用于冲孔机后使得其能高效方便且工作地点适应面广的液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冲孔机都是利用冲床来实现冲孔工序,冲床工作时噪音大,而且冲孔效率低下,当需要应用在钢结构、建筑、桥梁或是立体停车库设备等方面时,都是事先利用冲孔工具先打好孔,然后再将其所需安装到钢结构、建筑、桥梁或是立体停车库等设备上,而做不到在安装时边安装边冲孔,这样就使得现有的冲孔工具使用时不灵活,受到冲孔工具本身重量的限制,不能移动冲孔工具。
如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不足:冲孔机没有比较适合的动力装置,使得现有冲孔工具工作时噪音大,影响环境,而且工作效率低下,当需要移动工作时,不能携带,而且对操作人员的熟练性要求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冲孔机的液压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冲孔机没有比较适合的动力装置,使得现有冲孔工具工作时噪音大,影响环境,而且工作效率低下,当需要移动工作时,不能携带,而且对操作人员的熟练性要求比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用于冲孔机的液压装置,包括包括冲孔机本体、设于其上端部的油缸及设于下端部的工作台,所述油缸内设有液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装置包括活塞、与活塞相连的凸模及两通油孔,所述活塞上的活塞杆外侧设有活塞套,而所述凸模外侧设有凸模紧固套,所述活塞套下侧和凸模紧固套外侧设有一凸模保护套,所述工作台上设有与所述凸模相适配的凹模。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装置通过与之相连的控制电路来控制,两路进油、出油通过电磁阀的换向来控制其中一路进油的同时另外一路出油,而同时控制活塞的上下运动实现对钢板是否需要冲孔的动作,控制方便,冲孔准确。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模前端设有凸模头,所述凹模上设有与所述凸模头相适配的根据冲孔大小需要的圆孔,所述凸模头上设有锥形突起。凸模头和凹模适配可以完成冲孔的动作,而凸模头上的锥形突起是为了在冲孔前,更方便快速的将凸模对准钢板所要求冲孔的具体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工作台上设有与所述凹模相适配的通孔,所述圆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凹模上的圆孔大小根据实际需要所做,凹模可以多种,所以能适合多种种类的孔径大小,而通孔的直径大于圆孔直径,就是为了在冲孔过程中,凸模往下冲孔时有个适配的空间,以完成冲孔动作。
作为优选,所述的两通油孔中其中一个向所述油缸内腔上部倾斜相通,另一个向所述油缸内腔下部倾斜相通。这样就将油缸内的活塞可以通过此通油孔连接到液压泵,通过外面控制电路系统,控制两路油路的进油和出油,其中一个油路是进油孔的话,同时另外一油孔为出油孔,保证冲孔的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油孔与油缸内腔两相通处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垫圈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油缸上端设有油缸封盖。可以使得油缸和活塞之间的密封性更好,保证液压压力,油缸封盖能使得油缸作为一个整体,保证油钢内腔与外界的独立。
作为优选,所述的冲孔机本体为钩形,工作台设于其钩端,所述工作台和油缸通过加强筋连为一体,所述加强筋上设有形状和加强筋相适配的凹槽。工作台和油缸连为一体的设计,使得整个冲孔机的体积大为减小,而凹槽的设置可以减少加强筋的重量,也即减少了冲孔机本体的重量,使得携带方便,而且节省了材料。
本实用新型构思巧妙,通过液压装置将其用到冲孔机上,使得冲孔机的重量大大减少,而且操作时无噪音,工作效率高,冲孔准确,携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于冲孔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冲孔机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向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B-B向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中,未经张小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91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穴按摩手
- 下一篇:极性可逆与不可逆两类磁钢平铺混装式电磁-永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