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粒粉末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8920.6 | 申请日: | 2006-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45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明;施炜;潘元琛;倪晓锋;茅立安;赵瑛;陈云;吴思明;沈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9/00 | 分类号: | B07B9/00;B07B7/083;B07B1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地址: | 313200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粒 粉末 分离器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粒粉末分离器,尤其是静电涂装用的粉末分离器。
(二)背景技术
在涂装设备中,喷枪使用的粉末要求很高,在使用之前往往需要用分离器对漆粉进行分离,以提高喷涂质量。现有的分离器,采用振动式结构,在分离腔内,设置分离筛,通过电机带动分离筛振动,将孔径比分离筛小的粉末分离出来,存在的缺点是:分离效率低,分离筛容易堵塞,分离后的杂质需要打开上盖后分工取出,操作麻烦。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的微粒粉末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低、分离筛容易堵塞、操作麻烦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效率高、分离塞不易堵塞、操作简便的微粒粉末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粒粉末分离器,包括壳体、粉桶、分离机构和集粉器,所述的壳体设有进粉口、出粉口,所述分离机构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的壳体呈卧式,所述的分离机构包括进料腔、旋转分离腔,进料腔内设有进料螺杆,进料螺杆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进料螺杆一端位于进粉口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旋转轴,旋转轴位于旋转分离腔内,所述的旋转轴上轴向设有不少于两片的旋转叶片,所述的旋转叶片与进料螺杆相邻处呈锥形扩大过渡,所述的旋转叶片的外围设有过滤网,所述的过滤网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的过滤网外为粉尘稳定腔,所述的粉尘稳定腔的下部为出粉口;所述的旋转叶片的出口连接大颗粒排出腔,所述大颗粒排出腔的下部为杂质出口,所述的粉尘稳定腔与进料腔、大颗粒排出腔之间分别密封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旋转叶片为三片,三片旋转叶片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上。
再进一步,所述的粉尘稳定腔经粉管、用于循环分离的文丘里泵以及粉管连接粉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基于粉体在腔体内高速旋转使颗粒产生离心抛物线的原理工作,微细粉物料通过螺杆将粉体输入到旋转分离腔,在旋转分离腔内,立即扩散并与空气混合成雾状,喷射过网,有效地筛分、过滤,成品细粉沉降后由下部排出,螺杆自动将颗粒直径大于网孔的物料不能过网而向前运送到过大颗粒口排出,可以通过收集后进行再处理。对于那些要求成品细度控制在粗细两种目数之间的难筛粉体时,一次投料可轻松完成,达到最终筛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分离效率高,速度快;2、分离塞不易堵塞;3、维护操作简单、方便;3、可以兼作为混合机使用;4、筛网的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换网只需要3-5分钟。
(四)附图说明
图1是微粒粉末分离器的结构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微粒粉末分离器,包括壳体1、粉桶2、分离机构和集粉器,所述的壳体1设有进粉口、出粉口,所述分离机构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的壳体1呈卧式,所述的分离机构包括进料腔3、旋转分离腔4,进料腔3内设有进料螺杆10,进料螺杆10连接驱动电机,所述的进料螺杆10一端位于进粉口的下方,另一端连接旋转轴5,旋转轴5位于旋转分离腔4内,所述的旋转轴5上轴向设有不少于两片的旋转叶片6,所述的旋转叶片6与进料螺杆10相邻处呈锥形扩大过渡,所述的旋转叶片6的外围设有过滤网7,所述的过滤网7安装在壳体内,所述的过滤网7外为粉尘稳定腔8,所述的粉尘稳定腔8的下部为出粉口11;所述的旋转叶片6的出口连接大颗粒排出腔9,所述大颗粒排出腔9的下部为杂质出口12,所述的粉尘稳定腔8与进料腔3、大颗粒排出腔9之间分别密封连接。
所述的旋转叶片6为三片,三片旋转叶片等间隔分布在旋转轴5上。所述的粉尘稳定腔8经粉管、用于循环分离的文丘里泵以及粉管连接粉桶2。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为:微细粉物料通过螺杆10将粉体从进料腔3输入到旋转分离腔4,在旋转分离腔4内,立即扩散并与空气混合成雾状,喷射过网(过滤网7),有效地筛分、过滤,在粉尘稳定腔8成品细粉沉降后由下部的出粉口11排出,螺杆10自动将颗粒直径大于网孔的物料不能过网而向前运送到大颗粒排出腔9,由杂质出口12排出,可以通过收集后进行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89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显示系统的无线控制装置
- 下一篇:车辆安全视觉智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