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现浇型止水节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8344.5 | 申请日: | 200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7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胜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宇娟 |
地址: | 312088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现浇型 止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管接头,具体地说是在建筑施工中,楼层楼面管道安装用的一种无需预留孔洞的现浇型止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往往需要在楼层楼面中安装管道接头。目前的做法通常是,在施工过程中先预留孔洞,待管道安装完毕后,再用混凝土将管道与孔壁之间的缝隙浇实。但由于混凝土的收缩徐变会使管道周围产生裂缝,一旦遇到房间里有积水,水将会顺着裂缝往下渗漏。这直接影响了房屋的正常使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本申请人已申请的一种止水节专利,其专利号为200520014866.4,它是通过在水管接头的下方外周设置一圈止水底模,以及在底模与水管接头连接处的水管接头壁上向内开设有至少一个以上的排水孔,以解决管道与孔洞之间的积水渗漏问题,防漏效果较好。但是,使用这种止水装置时,仍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预留孔洞,在将止水节安装在该管道孔洞中后,再用混凝土将止水节周围与孔洞壁之间浇捣密实。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无需预留孔洞的现浇型止水节。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现浇型止水节,包含一中空的水管接头,在水管接头底部的外周壁上设有底边缘,底边缘上设有安装孔,在底边缘上方的水管接头外周壁上设有至少一层止水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在所述水管接头底部的管壁中沿轴线O-O方向开设有环形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所述的底边缘成方形或圆形。
本实用新型现浇型止水节的有益效果是:在施工时,它直接被安装在建筑支模板上,再将该止水节管身与现浇板面一次浇捣成型,这样,止水节周围的混凝土为均匀的一体,不易出现开裂现象。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楼层楼面管道安装中采用预留孔洞的安装施工方法,避免了预留孔洞在安装施工中由于补洞不密实及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渗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现浇型止水节为PVC材料一次冲压而成,它包括中空的水管接头1,水管接头1的上端为进水口2,下端为出水口3,出水口3与水管道连接。在水管接头底端的外周壁上设有方形的底边缘4,底边缘4上设有四个安装孔5,通过安装孔5可将该止水节安装在建筑支模板上。所述的底边缘4还可以为圆形、菱形或其他形状。在底边缘4上方的水管接头外周壁上设有多层止水圈6,所述的止水圈6为水管接头外周壁上的止水凸环,可进一步防止管道周围的渗水往下渗漏。进一步的,在所述水管接头底部的管壁中沿轴线O-O方向开设有环形凹槽7,用于连接水管道。需要说明的是,当该止水节用作止水套管时可以不设此凹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胜,未经李德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83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