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饮水机的快速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6138.0 | 申请日: | 2006-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8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梦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梦彪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饮水机 快速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饮水机的加热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饮水机的快速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饮水机中,其加热装置多数采用电阻式加热方式,如,申请号为20042004431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饮水机的加热装置,它是包括从内到外依次环贴一起的金属片、第一绝缘板、加热片、第二绝缘板、扎箍板及加热丝组成。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现有技术是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它是利用电热膜玻璃管作为加热管,如中国专利CN00216652公开的一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它的加热装置是由上下两块固定板对电热膜加热管的两端加以固定,电热膜加热管是平行排列的,固定板又是由两块夹板用螺丝固合而成,两夹板之间置有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水通道,从而使平行排列的电热膜加热管构成串联式加热管路,水从进口到出口是逐个流过电热膜加热管的。这种即热式电热水器,加热效果较好,热效率较高,但是,由于其上下固定板是采用两夹板相合而成,两夹板之间又要设计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水通道,和若干个电热膜电加热管的接口,其结构复杂,加工程序多,组装烦锁,这必然增加了工业成本;而且两夹板是用螺丝连接,时间久了,螺丝生锈或松动,就容易产生滴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饮水机的快速加热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饮水机的快速加热装置包括上封管板、下封管板、电热膜加热管和固定螺杆,上封管板内置有上通水涌道,下封管板内置有下通水涌道,上封管板底板上置有出水接口管,下封管板底板上置有进水接口管,出水接口管与上通水涌道相通,进水接口管与下通水涌道相通,出水接口管上装有温度传感器,上通水涌道上置有上封管夹板,下通水涌道上置有下封管夹板,上封管夹板和下封管夹板上设置了与电热膜加热管连接的接口孔,通过接口孔使上通水涌道和下通水涌道与电热膜加热管的内腔相通,电热膜加热管是平行排列连接在上封管夹板和下封管夹板之间。
所述电热膜加热管为并联连接,即每个电热膜加热管各自为一个独立的加热单元。
所述的电热膜加热管可以并联安装两个以上。
所述电热膜加热管的两头外圈置有一圈镀银层,镀银层上置有电接头。
所述固定螺杆将上封管板和下封管板连接固定,使得上下封管与电热膜加热管等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加工程序少,安装方便,降低了工业成本,而且还具有热效率高、加热速度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封管板 2下封管板 3电热膜加热管
4固定螺杆 5出水接口管 6进水接口管
7上通水涌道 8下通水涌道 9上封管夹板
10下封管夹板 11电接头 12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封管板1、下封管板2、电热膜加热管3和固定螺杆4,上封管板1内置有上通水涌道7,下封管板2内置有下通水涌道8,上封管板1底板上置有出水接口管5,下封管板2底板上置有进水接口管6,出水接口管5与上通水涌道7相通,进水接口管6与下通水涌道8相通,出水接口管5上装有温度传感器12,上通水涌道7上置有上封管夹板9,下通水涌道8上置有下封管夹板10,上封管夹板9和下封管夹板10上设置了与电热膜加热管3连接的接口孔(图上未表示出来),通过接口孔使上通水涌道7和下通水涌道8与电热膜加热管3的内腔相通,电热膜加热管3是平行排列连接在上封管夹板9和下封管夹板10之间。
所述电热膜加热管3为并联连接,即每个电热膜加热管3各自为一个独立的加热单元。
所述的电热膜加热管3可以并联安装两个以上。
所述电热膜加热管3的两头外圈置有一圈镀银层,镀银层上置有电接头11。
所述固定螺杆4将上封管板9和下封管板10连接固定,使得上下封管与电热膜加热管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梦彪,未经徐梦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61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