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循环转鼓出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103328.7 | 申请日: | 2006-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910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昕勇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3100浙江省长兴县雉城镇***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循环 出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循环转鼓出水装置。
技术背景
目前在皮革制革行业中转鼓已广泛应用,在原皮(猪、牛、羊等剥下的皮)的鞣制、染色等加工工艺过程中,需经常检测转鼓内皮的温度和化工液体的PH值,加众多的化工原料。由于加入的化工原料大都带有酸、碱性,原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温度、时间、化工浓度、PH值的要求较严格,因此加工过程中转鼓需经常停下来,打开鼓门,再进行检测、加化工。对此采用的检测和加料方法其缺点是:经常停顿,温度难以控制,PH值测定不方便,加化工时化工浓度不均匀,小杂质不能过滤,自动化程度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皮在转鼓运转的同时,通过一个出水装置,使转鼓鼓体内的液体引流到鼓体外,另配上其它辅助装置,经过滤渣、检测PH值、加化工、加温控温后,流回转鼓鼓体内,形成循环,自动化程度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自动循环转鼓出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转鼓圈板和端板结合处,按顺时针或逆时针依次排布网孔板、无孔板,在无孔板端部向转鼓轴心处安装集水管,构成一个独立的引水装置,此引水装置可有一个或几个,在集水管的轴心一端与集水槽、出水管密封连接,组成一个循环出水装置。其中引水装置由网孔板、无孔板和集水管组成。所述的引水装置是在转鼓的圈板和端板结合处,装一个或一个以上引水装置。每个引水装置由固定在转鼓圆周圈板和端板处的网孔板、无孔板和固定在端板上的集水管组成。网孔板和无孔板用于在转鼓圆周上与转鼓端板、圈板组建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循环腔。网孔板用于转鼓鼓体内的液体和小杂质通过孔流入到循环腔内。无孔板用于在转鼓转动的过程中,从网孔板流入循环腔内的液体和小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引流到集水管处。集水管用于把无孔板引流过来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从转鼓的圆周外圈引流到轴心的密封管道,无孔板与集水管之间为密封连接。所述的集水槽是安装于转鼓转动轴心处的密封腔体,内部被隔板均匀等分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相互之间不串通,出水管腔数量与引水装置相等,通过集水槽把集水管中圆周流向轴心的液体,变成向鼓外流动。所述的出水管是与集水槽相连的管道,内部被隔板均匀等分成与引水装置数量相等的腔体,集水槽内的隔板与出水管内的隔板是重叠的,内部腔体之间互不串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原皮的制革工艺过程中,转鼓内的液体和小杂质通过这个装置,在转鼓转动的同时,由于重力的作用,把液体引流到鼓体外,另配上其它辅助装置,经过滤渣、检测PH值、加化工、加温控温后,流回转鼓鼓体内,形成循环,自动化程度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转鼓端板处网孔板进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转鼓端板处无孔板进水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转鼓端板处集水管进水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转鼓端板处集水槽出水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立体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零部件及其编号的对应关系如下:1-转鼓;2-圈板;3-网孔板;4-集水管;5-小齿轮;6-减速机;7-轴承;8-出水管;9-径向隔板;10-集水槽;11-无孔板;12-大齿轮;13-端板;14-螺栓;15-鼓门;16-进水管;17-轴向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所示的自动循环转鼓出水装置中,整个装置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引水装置(引水装置是由网孔板3、无孔板11、集水管4组件组成)、集水槽10、出水管8组件组成。所述引水装置是由一头固定在转鼓圈板2上,一头固定在转鼓端板13上的网孔板3、无孔板11及固定在端板13处的集水管4组件组成,转鼓1由木材或铁制成,圆周上可平均等分成一个或一个以上引水装置。网孔板3和无孔板11按顺时针(或逆时针)规则排列,与转鼓圈板2、端板13共同组成一个隔离腔体,为了制作、安装方便,网孔板3和无孔板11可由多块板在转鼓1鼓体内拼接而成。在转鼓1转动时,转鼓1鼓体内的化工液体和小杂质经过网孔板上的孔流入隔离腔体,转鼓1转动和重力的继续作用下,进入网孔板3的液体和小杂质经过无孔板11,流到集水管4处。所述集水管4是与无孔板11密封连接,在端板13上径向被螺丝钉固定,用于输送液体的管道,为了节省材料和安装维修方便,集水槽做成U型,与转鼓端板13的内侧平面组成一个腔体,此腔体与网孔板3、无孔板11构成的隔离腔体相通。转鼓1继续转动时,带杂质的液体势能继续被抬高,液体经过集水管4径向流向集水槽10。所述集水槽10是用于集水管4内的化工液体转向流入出水管8的中间过渡连接装置,集水槽10圆周内被径向隔板9分成与引水装置数量相等的几个腔,每个腔之间互不串通,每个腔分别与集水管4通过螺栓14密封连接,并被螺丝钉固定在端板13上,集水槽10的圆心与转鼓端板13的圆心重叠。所述出水管8是指集水槽10内的化工液体流到转鼓外面的通道,其圆周内被轴向隔板17分成与引水装置数量相等的几个腔,每个腔之间互不串通,出水管8内的轴向隔板17与集水槽10圆周内的径向隔板9的接合处边线是重叠的,且出水管8与集水槽10密封连接。在转鼓1的转动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液体及杂质从集水槽10流入出水管8内,经过出水管8,液体被引流到了鼓体外,配上其它装置后,经过滤渣、加温控温、加化工、PH值测试等工艺后,再从进水管16流回鼓体内,完成循环功能,此过程转鼓1不用停止转动,鼓门15不用打开,操作过程更简单、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昕勇,未经王昕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103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导多功能环保制气节能锅炉
- 下一篇:一种生产陶瓷墙地砖填料装置的滚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