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620099441.2 | 申请日: | 2006-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10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滔;曾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新波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吴滔;曾团 |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翁建华 |
| 地址: | 530028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斗刮压式 垃圾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压缩储存和转运的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分离式垃圾压缩机设备,都是用专用车将可卸式垃圾箱运至垃圾转运站,在站内地面与站内的压缩机结合锁紧后,装满垃圾的收集小车把垃圾运至压缩机一端卸载,通过收集、压缩、压实装置将垃圾向垃圾箱内挤压,多次循环动作使垃圾挤压满箱体后,箱体解锁、分离,再通过专门装置将满载垃圾之箱体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理。这种设备的缺点是因填料斗容积小、单次垃圾收集量少,且压缩、压实机构及控制系统复杂、造价高、操作难度大、循环时间长、能耗高;还由于压缩板在垃圾箱外,满箱运输时存在垃圾外露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大容积料斗、垃圾的收集、压缩、存储过程加快、运输时无垃圾外露的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
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压缩机体6内下部装有可摆动的凹弧形活动填料斗9,填料斗与置于压缩机体两侧的填料斗油缸5连接。压缩机体上方装有压缩板油缸4,填料斗油缸5与压缩板油缸4均与压缩机体6的油缸支座铰接。压缩机体后端有与垃圾箱体1连通的出口。垃圾箱1为全密封箱体,有可开合的箱体后门2,箱体后门内有与压缩板油缸4离合的压缩板3。
本实用新型的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有以下优点:
1、压缩机体与垃圾箱体分离,有利于增大箱体容积,分离后可减轻自重,提高运载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投资,减少收运过程的二次污染。
2、活动填料斗与压缩机构的设计,既便于低位收集生活垃圾,又能实现自动收集、压缩、填装垃圾,动作循环时间短,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3、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易操作,便管理,配套除臭及除尘系统及采取降噪音措施后,有效地防止垃圾收集场所对周边的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3是图1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的压缩机体与箱体分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的第一个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的第二个动作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的第三个动作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斗刮压式垃圾收集机的第四个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装置包括一个安装有垃圾收集、输送、压缩装置的压缩机体6和一个可与压缩机体分离或合并的垃圾箱体1。压缩机体置于垃圾转运站建筑内,垃圾箱体可与压缩机体连接置于转运站内,也可与压缩机体分离后置于专用车上随车移动。
压缩机体6内下部装有可摆动一定角度的凹弧形活动填料斗9,其摆动动作由置于机体两侧的填料斗油缸5往复动作完成。机体上方装有压缩板油缸4。填料斗油缸5与压缩板油缸4均与压缩机体6的油缸支座铰接。其中压缩板油缸4内活塞杆下端有叉形接合机构。机体后端有可向垃圾箱体输送垃圾的出口。在压缩机体6开口一端有可与压缩机体6接合的垃圾箱体1,垃圾箱体1是承接来自于压缩机体6的垃圾的全密封箱体。垃圾箱体在与压缩机体接合端有可开合的箱体后门2。箱体后门内有可与压缩板油缸4接合后摆动的压缩板3。两侧设计有箱体接合并锁紧的机构,机构含锁箱板8及锁箱板油缸7。
工作时,利用外供电源和液压动力,箱体升降机构将专用汽车上的空垃圾箱1卸至压缩机6后端(见图5)。垃圾箱与压缩机依靠含锁箱板8和锁箱板油缸7的锁紧机构将二者接合并锁紧后,压缩板油缸4的活塞杆向下与压缩板3接合并带动压缩板向上运动至上死点,开始接收运来的生活垃圾。垃圾直接倾卸于填料斗9中,(见图6)。通过动力及控制系统,驱动填料斗油缸5带动装有垃圾的填料斗9向上作弧线运动至上死点,此时,填料斗9、压缩板3与压缩机6后部开口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空间(见图7)。此时,压缩板油缸4带动压缩板3向下并绕回转轴运动,将垃圾压缩填装至垃圾箱内(见图8)。一个动作循环结束,整个动作循环使用PLC程序控制自动完成。多次动作循环后,即可将垃圾压缩填满于垃圾箱内。垃圾箱与压缩机解锁分离后,经专门升降机构置于专用汽车上运至垃圾处理场处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新波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吴滔;曾团,未经广西新波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吴滔;曾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9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压缩机用储液器
- 下一篇:一种立体式节能环保燃气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