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94057.3 | 申请日: | 200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23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曹晓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创思福液力偶合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1/28 | 分类号: | F16H41/28;F16H41/26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力偶 工作 叶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偶合器,更具体地说,涉及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叶轮。
背景技术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工作叶轮,开始时使用普通铸钢或铸铝合金实现。这种传统的铸钢、铸铝合金工作叶轮的叶片,由于铸造工艺要求,均需设置拔模斜度,因此造成叶片特定部位厚度的增加,既造成材料浪费,又在使用中影响工作效率。
随着偶合器的工作转速越来越高、传递的功率越来越大,出现了锻钢叶轮。原有锻钢叶轮的叶片是采用专用的成型铣刀在专用设备或数控铣床上铣削成型的,成型铣刀的制作难度大;在专用设备上加工耗费工时多;而在数控铣床上加工成本很高。特别是各行业用户对大功率、高转速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规格要求越来越多,而每种规格偶合器的台数却往往不多。因此,这种用成型铣刀加工锻钢叶轮的方法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镶焊工艺在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的锻钢轮壳上固定叶片的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锻钢叶轮的叶片需要专用的成型铣刀在专用设备或数控铣床上铣削成型的问题。从而无需耗时制作难于加工的成型铣刀以及不再需要高成本的数控铣床。本实用新型叶轮的设计方案既保证了制造质量,又容易适应大功率、高转速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需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包括锻钢轮壳,以及锻钢轮壳内沿圆周方向间隔均布镶焊的叶片,这些叶片为等厚叶片。与传统铸造工艺制造的叶轮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叶片无需设置拔模斜度,从而既可节省材料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其进一步改进在于,锻钢轮壳中开设有用于镶嵌叶片的凹槽,相应的,叶片边缘设置有用于嵌入凹槽的凸出部位。优选方式下,叶片边缘的凸出部位设置于叶片上部的两端位置处,相应的,凹槽开设于锻钢轮壳上部两端位置。这种设置方式,有利于叶片与轮壳间的固定,从而便于焊接操作,也提高了工作叶轮的安全性。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其锻钢轮壳和叶片都采用低合金结构钢制造,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
上述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锻钢工艺获得工作叶轮锻钢轮壳的步骤,以及通过镶焊工艺在锻钢轮壳的圆周方向间隔均布叶片的步骤。其中,镶焊工艺包括,在锻钢轮壳上开设用于镶嵌叶片的凹槽,将叶片边缘凸出部位嵌入凹槽中;焊接叶片的下部边缘将叶片固定于锻钢轮壳中。其中,凹槽可以是贯穿锻钢轮壳的一体式凹槽;也可以采用分段的多个凹槽,相应需要设置叶片边缘的凸出部位。优选方式下,叶片边缘的凸出部位设置于叶片上部的两端位置处,相应的,凹槽开设于锻钢轮壳上部两端位置。
原有工艺加工某一规格的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通常需要七天,花费在1.4-1.5万左右;制造本实用新型相同规格的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仅需三天,花费仅需2千元左右。因此,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制造的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结构简单,制造工艺实用,耗费工时少,在不影响工作效率以及强度不变的前提下大大降低成本,非常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的大功率、高转速的调速型液力偶合器的设计制造。本实用新型实现的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其最大传递功率可达8600千瓦,其叶轮的最大线速度可达200米/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向的剖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2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的锻钢轮壳上固定叶片的结构。由于叶轮为回转体结构,因此图1只显示出1/2的工作叶轮。
如图1所示,液力偶合器工作叶轮的锻钢轮壳1在圆周方向均布有叶片3,这些叶片3为等厚叶片,可以使用冷轧钢板制成。锻钢轮壳1及叶片3均采用低合金结构钢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创思福液力偶合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创思福液力偶合器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94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