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9088.1 | 申请日: | 2006-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53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9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设;亢长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建设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F04B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2000陕西省咸***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 基础 空气压缩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隧道工程,大型矿山,煤矿建井,水电工程等行业的一种排气量在10m3/min~40m3/min之间的水冷式空气压缩机,属于机械制造领域。
二、背景技术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L型空气压缩机已无法满足原有客户对排气量的需求,因而在结合原有压缩机排气温度高等原因的基础上改变了压缩机的中间冷却装置的构造,材质以及主要运动部件行程和材质的方法开发设计了一种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传统的L型水冷空气压缩机具有排气温度高二级缸进气阻力大,平衡性较差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充分满足隧道工程,大型矿山,煤矿建井,水电工程等行业的需求,且振动小、节能降耗、安全性及可靠性高的一种新型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隧道工程,大型矿山,煤矿建井,水电工程等行业的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它包括A、I级气缸和II级气缸总成,分别包括I级活塞、I级活塞杆、II级活塞、II级活塞杆等吸排气阀组组成;B、I级连杆组件和II级连杆组件分别包括连杆体,大小头瓦;C、I级十字头组建和II级十字头组建分别包括十字头、十字头销;D、传动系统包括飞轮,联轴器,电机等;E、曲轴组件包括曲轴,轴承盖,轴承座,轴承;F、水冷却系统包括中间冷却器芯子、中间冷却器壳体、中间冷却器连接法兰、中间冷却器连接管;在I级气缸左侧设有一个减荷阀,减荷阀打开气体进入I级气缸,传动系统带动曲轴组件转动,曲轴组件同时连接并带动I级连杆组件和II级连杆组件,I级连杆组件连接并带动I级十字头组件,I级十字头组件连接并带动I级活塞杆,I级活塞杆连接并带动I级活塞在I级气缸内做往复直线运动,I级气缸压缩后气体进入中间冷却系统经充分冷却降低温度后进入II级气缸,再次作上述I级气缸内的压缩气体的运动流程,压缩后由II级气缸下端终了排气管排出进入储气装置内,所述的中间冷却装置冷却芯子为单芯子,所述的连接于II级气缸的排气管为双排气管,其芯子与壳体的后部用圆法兰连接。所述的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其压缩机的底架为无基础撬装式底架。所述的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其所述的曲轴、活塞、十字头组件、冷却器芯子的材料均可采用合金、锻钢、铸铁、铝材或铜材制成。所述的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其活塞的平均速度为3.20m/s~5.25m/s、 I级活塞的行程在100mm----240mm之间,转速在480r/min~980r/min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由于改装了中间冷却装置,所以要求提高活塞平均速度为3.20m/s~5.25m/s之间的方式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必须经过详细的常数测试后进行详细的计算,以提高部件寿命并达到冷却和充分进气相配合的原则,采取了改变I级活塞的行程到100mm~240mm之间,提高转速480r/min~980r/min之间、以及改变曲轴、活塞、十字头、冷却器芯子的材质为合金、铸铁、锻钢、铝材以及铜材等方法来提高其工作效率在原有基础的2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是一种能充分满足隧道工程,大型矿山,煤矿建井,水电工程等行业的需求,且振动小、节能降耗、安全性及可靠性高的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
四、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冷无基础式空气压缩机的结构图。
其中:1---减荷阀 2---I级活塞 3---I级气缸I级十字头组件 4----I级活塞杆 5---I级十字头组件 6---I级连杆组件 7---曲轴组件 8---II级连杆组件 9---II级十字头组件10---无基础撬装式底架 11---终了排气 12---II级活塞杆13---II级活塞 14---II级气缸 15---中间冷却器连接管16---中间冷却器连接法兰 17---中间冷却器芯子 18---中间冷却器壳体。
五、实现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建设,未经武建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90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