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硫酸生产装置中的塔槽一体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7961.3 | 申请日: | 2006-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59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江碧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化集团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1B17/69 | 分类号: | C01B17/69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志武 |
地址: | 21004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硫酸 生产 装置 中的 一体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硫酸生产装置中的重要设备,传统硫酸生产工艺中的干吸塔和循环槽是分开的,本实用新型将两者合二为一,即塔槽一体化。
背景技术
干吸塔和循环槽是硫酸生产装置中干吸工段的两个重要设备,干吸塔的主要作用是将水分、三氧化硫与二氧化硫分离,循环槽主要用于贮存一定量的浓硫酸循环吸收水分和三氧化硫。
传统硫酸生产工艺流程中,干吸塔布置在循环槽上方,浓硫酸从干吸塔下部通过高位差流回循环槽,再经过浓酸冷却器循环使用。其不足之处在于:
(1)干吸塔布置在较高的位置,由于干吸塔重量很大,对土建施工要求较高,加大了土建投资;
(2)干吸塔和循环槽之间的距离较长,管线长度加大,工艺流程变复杂;
(3)循环槽体积较大,设备制作费用增加,干吸塔和循环槽的的投资占项目总投资的很大一部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简化传统硫酸生产中干吸工段工艺流程,并降低干吸塔和循环槽的总造价而提供一种干吸塔和循环槽一体化式的设备,即塔槽一体。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即将硫酸生产装置中的干吸塔和循环槽合二为一,即塔槽一体化。具体来讲是将干吸塔底部浓硫酸出口和循环槽底部浓硫酸入口通过法兰对接连成一体,干吸塔上部设有浓硫酸入口和气体出口,下部设有气体入口、补水口和串酸口,内部安装球拱;循环槽顶部有立式循环酸泵安装口,并开有人孔,在循环槽的侧面分别设有溢流口和放空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循环槽相对传统工艺流程中的循环槽体积大大缩小,并且干吸塔和循环槽之间通过法兰直接连接,可以将循环槽视同干吸塔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称之为塔槽一体。该设备具有节省投资、简化流程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干吸塔结构示意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循环槽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壳体;2-耐酸瓷砖;3-浓硫酸入口;4-浓硫酸出口;5-气体入口;6-气体出口;7-补水口;8-串酸口;9-球拱;10-壳体;11-耐酸瓷砖;12-浓硫酸入口;13-立式循环酸泵安装口;14-人孔;15-溢流口;16-放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
用于硫酸生产装置中的塔槽一体设备,其中干吸塔包括壳体1、耐酸瓷砖2、浓硫酸入口3、浓硫酸出口4、气体入口5、气体出口6、串酸口8、补水口7、球拱9;循环槽包括壳体10、耐酸瓷砖11、浓硫酸入口12、立式循环酸泵安装口13、人孔14、溢流口15、放空口16。
干吸塔壳体1是由普通碳钢制作,内衬耐酸瓷砖2,防止碳钢被浓硫酸腐蚀,上部的浓硫酸入口3和下部浓硫酸出口4的管道材质是能耐浓硫酸腐蚀的铸铁或不锈钢等,气体入口5、补水口7、串酸口8设在干吸塔下部的一定高度,管口开口方向呈一定角度度向上,气体出口设在干吸塔上部侧的一定高度或正上方。在干吸塔内部的一定高度安装球拱9,球拱上面堆放填料。
循环槽壳体10也是由普通碳钢制作,内衬耐酸瓷砖11,防止碳钢被浓硫酸腐蚀,浓硫酸入口12设在循环槽侧面下部的一定高度上,管口大小与干吸塔下部浓硫酸出口一致,在设备安装时,通过调准设备基础的高度,保证两个管口中心位置在同一水平高度。循环槽顶部设有立式循环酸泵安装口13和入孔14,便于安装和检修,侧面分别设有溢流口15和放空口16,溢流口15开在上部,当循环槽内部浓硫酸过量时,可通过溢流口15自动流出,放空口16用于检修时将浓硫酸排放出去。
本实用新型中的管口大小随装置规模而定。
本实用新型的最大特点在于干吸塔浓硫酸出口和循环槽浓硫酸入口直接连接,省略了两管口之间的管线,这种结构也使得循环槽的体积大大缩小,节省设备和土建投资,降低生产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化集团研究院,未经南化集团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79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