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位同步电动阀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7477.0 | 申请日: | 2006-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55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14 |
发明(设计)人: | 许元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极水环境工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99/00 | 分类号: | F16K99/00;F16K3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新亚 |
地址: | 210009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电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型电动阀门装置,尤其是能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阀门组合成的同步进行开关动作的一体化多位同步电动阀,属于阀门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在管路系统中需要实现同步进行两开两关或多开多关自动动作的装置是由四套或多套独立的电动阀门和自动控制系统组合而成。运行时由自动控制系统控制四套独立或多套的电动阀门各自动作,从而同时使两组或多组阀门开启、两组或多组阀门关闭。但是,各个阀门的同步性较差,而且只要其中有一套电动阀门或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即故障点多),则自动阀门就无法工作,所以明显存在结构复杂、同步性能差和故障率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多套自动阀门系统同步性较差和容易出现故障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同步性能好、可靠性高、故障率低的多位同步电动阀。
本实用新型的多位同步电动阀,其结构主要包括减速电机和阀门,一根长蜗杆和至少两个蜗轮,长蜗杆经联轴器与减速电机连接,蜗轮依次排列并与长蜗杆啮合,各蜗轮轴分别与一个阀门的阀门转动轴连接。为了减小体积,蜗轮为1/4扇区,阀门选用蝶阀,蜗轮起始位置的蝶阀为全开或全关或一部分全开而另一部分全关。所述蜗轮可通过键与蜗轮轴相连,蜗轮轴为空心轴,阀门转动轴直接插入并与空心的蜗轮轴相连。为了便于自动控制阀门开、关转换,可在其中一个蜗轮的起始和终点位置分别设有控制减速电机转动的行程开关。
与现有的单独控制的需要同时动作的多个阀门相比,本阀门可以用一套电动机构实现多个阀门的联动,例如,用四个阀门组成的四位同步电动阀,可以在同一个机械装置中,由一个电动机带动一个摆线针轮减速机,摆线针轮减速机再带动一个蜗杆机构,蜗杆机构同时带动四套蜗轮机构,四套蜗轮机构与分别推动的四个阀门同时转动,根据预设的各阀门起始位置的情况,既可以使两个开启、两个关闭的四个阀门相互转换;也可以使一个开启、三个关闭的阀门相互转换。还可以根据需要减少或增加阀门的数量,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同步性能好、运行可靠、故障率低和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适合在需要多个阀门同步进行开启和/或关闭的自动化控制的管路系统中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四位同步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中的A-A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中的B-B向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附图3中的C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二位同步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三位同步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六位同步电动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7,附图中的1是电动机,2是摆线针轮减速机,3是壳体,4是联轴器,5是蜗轮,6是行程开关,7是蜗杆,8是蝶阀,9是法兰,10是蜗轮轴,11是阀门转动轴。
在图1中,电动机1与摆线针轮减速机2相连组成减速电机,摆线针轮减速机2固定在长方体壳体3的一端壳体上,阀门选用蝶阀,两个一组共四个蝶阀8固定在长方体壳体3的一侧壳体上,与壳体内的一根长蜗杆和至少两个蜗轮组合成一个成套的装置。
在图2中,电动机1与摆线针轮减速机2相连,摆线针轮减速机2通过联轴器4与长蜗杆7相连,长蜗杆7与依次排列的两组蜗轮5同时啮合,每组蜗轮有两个,两组共四个蜗轮,在其中一个蜗轮的起始和终点位置分别设有控制减速电机转动的行程开关6。四个蜗轮5各自带动与其连接的四个蝶阀8转动,蝶阀8转动到位(由全开转动到全关或由全关转动到全开)时经一个蜗轮使行程开关6动作,通过控制箱关断电动机电源使电动机停止转动而完成四个蝶阀的开关转换任务。
在图3中,蜗轮5的空心轴与蝶阀8的阀门转动轴相连接,只要蜗轮5转动就能带动蝶阀8转动。
在图4中,蜗轮5通过键与蜗轮轴10相连,蜗轮轴10是空心轴,蝶阀8的阀门转动轴11直接插入并与空心的蜗轮轴10相连。
附图5-7中的结构分别表示两位、三位和六位同步电动阀,其结构除蜗轮和阀门的数量及排放位置不同外,其余均与四位同步电动阀相同,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更多位的同步电动阀,在此不作一一冗述。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极水环境工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极水环境工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74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氮气管线中冷凝水的一种除水装置
- 下一篇:增强虹吸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