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输血袋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70896.1 | 申请日: | 2006-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3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基 |
主分类号: | A61M1/02 | 分类号: | A61M1/02;A61M1/34;A61M1/36;A61M5/14;A61J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42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输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输血袋,属医疗器具。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乙肝、丙肝、艾兹病等多种疾病通过血液传播,近年来,因输血而染病的情况时有发生,使病人对输血产生恐惧心理。目前,虽然采血前均对供血者进行血液化验,以确保采取健康者的血液。但是对于某些处于潜伏期(或称窗口期)的血液病人,其血液化验结果实际还不能反映真实情况,如果其血液被采取并输入他人体内,就可能产生血液传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血液进行病毒灭活的输血袋。
本安全输血袋有一个集血袋(下称袋3),还包含一个光照灭毒袋(下称袋1),二者以软管相联成封闭的二联袋系统,该二袋相连的软管上联有过滤器,所说的袋1装有灭毒添加剂,袋1的输入管连有针管,过滤器两端管路之间有一个通过调节夹控制的旁路管。所说的袋1的灭毒添加剂可装在输入管的管路内。
血液流经时管路内的灭毒添加剂随血液被送入袋内。
二联袋中装有灭毒添加剂的袋1在不同光源照射下,袋内血液中的病毒细胞被杀灭,随后经过滤器滤除带病毒的细胞及残留添加剂后流入集血袋,随后将二袋之间的软管用高频封割器割断封口,集血袋即供临床安全输血。
本实用新型安全输血袋还包括用于血液分离处理的五联袋,即上述袋3通过软管分别与袋4和袋6相通,袋4和袋6各自以软管与同袋5相通,使袋1、袋3、袋4、袋5、袋6连成封闭的五联袋系统,其中袋6内装有红细胞保存液。袋1内装有抗凝血剂。
上述五联袋由袋1采得血液,经光照灭毒并过滤后移入袋3,将灭毒后的袋3血液按规定程序进行血液分离,最后可在袋3内获得红细胞,袋4内获得血小板,袋6内获得普通血浆,袋5内获得冷沉淀,随后各袋分别冷藏待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安全输血袋以二联袋或五联袋的密闭系统的形式,使血液通过灭毒添加剂和光照处理将其中可能含有的病毒杀灭,不论是血库的库存血液或新鲜采集的血液及经分离的血液成份,均能确保无病毒,达到安全输血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二联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五联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实施例所示,光照灭毒袋1和集血袋3由软管9、9′及过滤器2连成二联袋,袋1的输入管连有针管12,灭毒添加剂7装在输入管的管路8内;过滤器两端管路9和、9′之间有一个通过调节夹11控制的旁路管10。
本例用于库存血液灭毒的操作如下:
将本二联袋通过针管12将库存贮血袋内血液移入光照灭毒袋1内,同时输入管8中的灭毒添加剂7被带入袋1内,移血完毕,袋1在光照射下灭毒,然后将袋1高位倒挂,使袋1内血液经过滤器2,滤除带病毒的细胞及残留添加剂后流入集血袋3,移血完毕,用高频封割器将管9′切断并封口,袋3内的灭毒血液或血成份立即用于临床输用(不得再贮存)。
图2为五联袋实施例,袋1与袋3的连接同上例;袋3分别通过软管16、13与袋4和袋6相通;袋4和袋6各自以软管15和14同与袋5相通。袋1、袋3、袋4、袋5、袋6连成封闭的五联袋系统,其中袋6内装有红细胞保存液17。袋1内装有灭毒添加剂和抗凝血剂18。
使用时,袋1通过针管12采得血液,在灭毒添加剂及光照作用下灭杀血液中的病毒细胞,经过滤后移入袋3,用高频封割器将管9′切断并封口,袋3、4、5和6组成四联袋封闭系统,然后按“中国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进行血液成份分离,操作如下:
将上述四联袋放入离心机进行轻离心使袋3内血液分层,将上层血浆由管路13压入袋4,然后从袋6将红细胞保存液17移入袋3中,将管13和管16封割,分离出贮有红细胞血浆的袋3。剩余的由袋4袋5、袋6组成的三联袋进行重离心,将袋4中的上层由管路15压入袋5,然后封割管15,分离出贮有血小板的袋4。最后将袋5和袋6先后经-20℃速冻及4℃冻融,在4℃下离心,上层经管14移入袋6内,下层留在袋6内,封割管14。分离出贮有普通血浆的袋6和贮有冷沉淀的袋5。至此完成血液分离,将分离所得的3、4、5、6各袋在-20℃低温下贮存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基,未经张洪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70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方气体火焰稳定燃烧器
- 下一篇:一种纳米晶锂钛复合氧化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