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曲整板式插口的牢固可靠型插头、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8243.X | 申请日: | 2006-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8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庭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庭中 |
主分类号: | H01R13/04 | 分类号: | H01R13/04;H01R13/10;H01R4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8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曲整 板式 插口 牢固 可靠 插头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电路中导线及电流的专用快速离合装置,即通常所称的插头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插头插座都是由各自的绝缘罩壳分别与导体插爪、导体插口簧片及固定螺钉、导线连接螺钉有序构成。将连接用电器的插头之插爪,分别对应地同步插入连接电源的插座的插口簧片之中夹紧,造成二者之间对应的紧密接触电流传导,就能将用电器接入电网而获得实际应用。然而现有的插头的插爪虽分为柱型和片型。但二者自身及空间形态却都是彻头彻尾的纵向平行结构,而现有插座插口簧片的所有纵剖面,却都是上下喇叭口的双曲线非平行结构,多数还是底部固定、由下向上折合形成的“双簧片”结构。因此造成二者插合时只能在中段以少数触点接触传导,而其夹压弹力又因来源于簧片下方根部弯折过远距离而十分弱小。所以,触点既少限于中段又包夹不紧的现有插头插座,也就常常松脱歪倒接触不良甚至因触点过少过热而导致火灾。这就是我们人人都曾迂到的“插头烦恼”和部分电气火灾的原因。同时,条片状插爪很容易在大面方向折弯变形,有时不得已将接线附加绑扎在插爪上的临时接线方式,也因其纯粹平面结构无法绑紧容易松脱而失灵,极其不便又增大危险。也都需要加以克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插头插座相互插接不牢容易松脱歪倒不能确保可靠接触传导和不易外加临时接线的传统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曲整板式插口的牢固可靠插头、插座。该折曲整板式插口的牢固可靠型插头、插座不仅能象普通插头插座一样插合方便廉价易制,而且可确保插接牢固,电流接触传导良好,触点极多,不会轻易松滑,片状插爪也变得不易折弯变形,和较易于附加接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插座中,将插口簧片除顶沿保留少量喇叭形外张以利于插爪插入外,顶沿以下的全部纵向部分都一律改为用于包夹接触插爪的平行直管(顶部开缝)的结构,其横截面总体上近似于等腰三角形,贯通纵缝位于其顶角上,两底角制为圆弧形包角,部分型号在其底边正中还可再增制一道向外折凸的弧形沟槽。不论片状柱状插爪插入,即可由此获得纵贯上下的多条接触线接触面,及源自两侧的强大弹性压触力。这样的插座一般就已实现确保接触良好杜绝松脱的目的。同时,也可适当在插头之插爪上制有加强筋一类的纵向折曲沟槽,不仅增强而不易折弯,绑扎临时接线较为安全方便,更使得插接牢固可靠不致歪脱的效果进一步加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基本不改变其它零部件并且几乎不增加原材料成本的情况下,仅以金属导体薄板形状略变的折冲加工,就一举根绝了插头插座插接不牢接触不良可靠性差的问题,同时也附带改善了板式插爪的易变形和不便临时接线的问题。使二者的使用都更安全可靠,且简单易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3是部分新型插爪结构的横截面图,图4是老式平板插爪与较简型新式插座插口簧片插合使用时的横截面图,图5、图6则是另一种较复杂(多一道折曲凸槽)的新式插座簧片俯侧视图。因绝缘罩壳等可几乎不变而省略未画。仅表画重点改变的簧片和插爪部分。
图中1插爪,2插口簧片,3固定及接线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插爪最佳为加强筋结构(图3),原板材增宽2毫米,落料打弯一次可成。插口簧片以简型为佳(图4),缝口朝外布置,另行下料冲折成型,其它部分均可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庭中,未经徐庭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82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