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针织机凸轮驱动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8086.2 | 申请日: | 2006-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4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旭辉 |
主分类号: | D04B35/00 | 分类号: | D04B35/00;F16H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长龙 |
地址: | 511700广东省东莞市虎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机 凸轮 驱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传动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驱动针织机凸轮运转的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中低端针织机大都沿用六、七十年代的产品,其指针床专用的小凸轮和卷布用的大凸轮由马达经多级减速皮带轮来驱动,不仅结构复杂、故障率高,且不能迅速地正反转,操作起来也很是不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此外这样的传动结构还会用到转盘和连杆,而转盘和连杆在摆动过程中又极易碰到操作人员而造成意外事故,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实用、性能稳定的针织机凸轮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采用螺杆、齿轮的传动方式来代替陈旧的减速皮带轮,不仅大大精简了结构,且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织机凸轮驱动结构,包括箱体、同步轮、螺杆、齿轮、第一轴及第二轴,所述第一轴安装在箱体内部,其上套装螺杆和同步轮,箱体侧壁上开设有供皮带进入箱体与同步轮相连接的豁口,第二轴位于第一轴下方并与第一轴呈90度交错设置,其上套装齿轮,第一轴上的螺杆与第二轴上的齿轮相啮合,第二轴穿出箱体的部分依次套装大凸轮、小凸轮以及轴承。
所述第一轴、第二轴与箱体壁之间安装有轴承,箱体外侧安装有相应的轴承座。
所述箱体顶部设有箱体盖。
本实用新型由马达通过皮带直接带动同步轮,进而通过螺杆、齿轮的传动配合带动凸轮轴运转,能迅速地实现正反转,与传统结构相比大大精简了结构,体积更为小巧,且操作起来也十分的方便,只需1秒左右的时间就能完成针织机的长短调节,而原有设备往往需要10多分钟,具有成本小、速度快等优点,可提高20%左右的生产效率。此外,由于该传动结构省去了原有的转盘和连杆,因此操作起来没有任何的危险性,十分的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箱体 2——同步轮
3——螺杆 4——齿轮
5——第一轴 6——第二轴
7——小凸轮 8——大凸轮
9——箱体盖 10——轴承
11——箱体轴承座 12——支撑轴承座
如图1所示,该针织机凸轮驱动结构主要由箱体1、同步轮2、螺杆3、齿轮4、第一轴5、第二轴6、小凸轮7及大凸轮8组成,箱体1呈立方形,其顶部通过螺丝安装有箱体盖9,第一轴5安装在箱体内部,其两端设有轴承10,箱体1的外侧安装有相应的箱体轴承座11,第一轴5上套装螺杆3和同步轮2,箱体侧壁上开设有供皮带进入箱体与同步轮2相连接的豁口,第二轴6位于第一轴5的下方并与第一轴呈90度交错设置,其上套装齿轮4,螺杆3与齿轮4相啮合,第二轴6穿出箱体的部分依次套装大凸轮8、小凸轮7、轴承10以及支撑轴承座1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旭辉,未经黄旭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80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