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排冷凝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6200.8 | 申请日: | 200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53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程世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28303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器,具体涉及一种多排冷凝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器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家庭生活及日常办公中,由于空调器耗电量大,不节约电能,空调器的节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为提高空调器的调节能力,一般采用增大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面积的方法,即采用两排或多排蒸发器和冷凝器。普通的两排或多排冷凝器风阻较大,各排冷凝器的换热排片片距相同,不能很好地解决冷凝器内部的强化换热,换热效率差,而且普通的两排或多排冷凝器风阻较大从而导致空调器在制冷制热时,能效比和效能系数较低,造成耗电量较大,妨碍了空调使用的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在制冷制热时能强化换热、换热效率高、能效比和效能系数高的多排冷凝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排冷凝器,包括多排冷媒管路以及穿设于每排冷媒管路中的换热片,每排冷媒管路中的换热片片距不同。
上述穿设于多排冷媒管路的多排换热片片距由外排至内排逐渐减小。
上述多排冷媒管路外排长于内排,同向折弯且折弯后尾部齐平。
上述相邻的两排换热片之间设有将二者分隔开的分隔机构,由分隔机构和内外排冷媒管路之间的空腔形成二次进风腔,且分隔机构为垫片。
上述多排冷媒管路的端部设有将其紧固的紧固机构。
上述外排冷媒管路折弯尾部设有分液管,在内排冷媒管路折弯尾部设有集气管。
上述换热片为换热翅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多排冷凝器由于使用了多排换热片片距由外排至内排逐渐减小,片距不同,换热片错列,让换热空气流速逐渐增大,形成强烈扰动,加强了换热;制热时空气由外至内流速逐渐增大,结霜也由外至内,在结霜条件下,也保持较高的传热效率,减小了冷凝器结霜影响;
(2)本实用新型多排冷凝器多排冷媒管路外排长于内排,同向折弯且折弯后尾部齐平,充分利用了空间;
(3)本实用新型多排冷凝器在相邻的两排换热片之间设有将二者分隔开的分隔机构即垫片,减少了风阻和噪声由垫片和内外排冷凝器之间的空腔形成二次进风腔,可以让外排的冷凝器进风更均匀,让换热空气发生更强烈的絮流,最大限度地破坏换热片的边界层,加强了换热;
(4)本实用新型多排冷凝器外排冷媒管路折弯尾部设有分液管,在内排冷媒管路折弯尾部设有集气管,制冷逆流时,优先制冷,制冷量较大;制热顺流时,降低了压缩机功耗,提高了COP值,制热化霜时,化霜完全,速度较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排冷凝器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多排冷凝器,包括多排冷媒管路以及穿设于每排冷媒管路中的换热翅片1,每排冷媒管路中的换热翅片片距不同,而且穿设于多排冷媒管路的多排换热翅片1片距由外排换热翅片11至内排换热翅片12逐渐减小,片距不同,翅片错列,制冷时,让冷却空气流速逐渐增大,形成强烈扰动,加强了换热;制热时,热空气由外至内流速逐渐增大,结霜也由外至内;在结霜条件下,也保持较高的传热效率,减小了冷凝器结霜影响。
多排冷媒管路外排长于内排,同向折弯且折弯后尾部齐平,充分利用了空间。
相邻的两排换热片之间设有将二者分隔开的分隔机构2,由分隔机构和内外排冷媒管路之间的空腔形成二次进风腔3,该分隔机构2可以为垫片,加垫片将多排冷却翅片分开,减少风阻和噪声,而且外排的冷凝器进风更均匀,让换热空气发生更强烈的絮流,最大限度地破坏翅片的边界层,加强了换热。另外在多排冷媒管路的端部设有将其紧固的紧固机构4。
在外排冷媒管路折弯尾部设有分液管5,在内排冷媒管路折弯尾部设有集气管6,制冷逆流,优先制冷,制冷量较大;制热顺流,降低了压缩机功耗,提高了COP值,制热化霜时,化霜完全,速度较快。
当空调器制冷时,该多排冷凝器在冷媒流动过程中,冷媒的温度随流程下降,空气在风扇的吸引作用下流过多排冷凝器,温度上升。在空气和冷媒换热过程中,形成“逆流换热”,增大沿程平均传热温差,提高冷凝器传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多排冷凝器,能加强换热,减小了冷凝器结霜影响。与普通冷凝器相比,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约10%,从而提高能效比和效能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62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能棉花桃清皮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LIN总线的新型汽车组合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