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散热及泄压的电动充放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5513.1 | 申请日: | 2006-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3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正宗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7/00;F04D17/1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培祥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电动 放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气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本身设有电动气泵的为充气产品进行充放气操作的电动充放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工作、生活中所使用的充气产品多种多样,如气球、充气床垫、游泳圈等等。各类充气产品在使用时需要充气,在收藏时需要放气。现有的充气产品,或者本身设有气泵,或者外接气泵,利用气泵来对充气产品进行充放气。
人们为了方便以及省力,多使用马达加叶片构成的电动气泵作为充放气装置,现有的电动充放气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两项缺点:
其一,电动充放气装置中的马达工作时发热或充气极限后,充气体外之空气无法继续进入冷却马达致温度升高。故不宜较长时间使用,使用一段时间后一般须停止进行降温以防损坏;
其二,人们在充气过程中须密切注意充气状态,以防充气过份而充气产品过份膨胀进而损坏充气产品。
综上可知,现有的电动充放气装置,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具有电动气泵,还在充放气过程中除可以利用进出气流对马达进行自行风冷以外,进而当充气极限后藉由指定压力值的泄压阀,以及充气产品的充气状态达到指定压力阀可自动进行泄压而避免停止充气动作过量的电动充放气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自散热及泄压的电动充放气装置,至少包括:
一壳体;
设于该壳体上的与该壳体外部相通的一第一通气口和一第二通气口,在该第一通气口和该第二通气口之间该壳体围合形成一气流通道;以及
装设在该气流通道中的马达和被马达驱动的叶片。
所述的可自散热及泄压的电动充放气装置,其中,该壳体依序包括如下结构:
一第一气室,该第一通气口设置于该第一气室的壳壁上;
一马达安装室,该马达设置于该马达安装室中,该马达安装室与该第一气室相通;以及
一第二气室,该第二气室与该第一气室隔离不相通但与该马达安装室相通,该第二通气口设置于该第二气室的壳壁上,该叶片与该马达连接并设置于该第二气室中。
所述的可自散热及泄压的电动充放气装置,其中,该壳体中在该第一通气口和该第二通气口之间装设有一自动泄压阀。
所述的可自散热及泄压的电动充放气装置,其中,该第二气室的壳壁上设有一第三通气口与第一气室相通,在该第三通气口处装设有一自动泄压阀。
所述的可自散热及泄压的电动充放气装置,其中,该自动泄压阀包括:
一阀座,固设于壳体上;
一调整旋钮,与该阀座通过螺纹连接并伸出至该壳体外部;
一阀门,覆设于该第三通气口上;以及
一弹簧,顶装在该调整旋钮和该阀门之间。
所述的可自散热及泄压的电动充放气装置,其中,该电动充放气装置为一独立于各种充气产品的外接装置。
所述的可自散热及泄压的电动充放气装置,其中,该电动充放气装置固设于各种充气产品上。
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电动充放气装置将马达设置于气流通道中,在充放气过程中可以利用进出气流对马达进行自行风冷,保证电动充放气装置可长时间连续使用;
自动泄压装置的设计使得电动充放气装置对充气产品的充气状态达到指定程度后,可自动进行泄压而停止对充气产品的充气动作,不需操作者关注充气过程,自动防止充气过份而充气产品过份膨胀进而损坏充气产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B为图1A的A部放大图;
图1C为图1B的B向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C部放大图;
图2C为图2B的D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当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可自散热及泄压的电动充放气装置既可为一与充气产品分离的独立的外接装置,也可固设于各种充气产品上,以下的实施例中说明的均为固设于充气产品7上的电动充放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正宗,未经王正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5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