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暖袋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3336.3 | 申请日: | 2006-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02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17 |
发明(设计)人: | 范明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明浩 |
主分类号: | A61F7/00 | 分类号: | A6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154广东省汕头市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暖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电暖袋,用于寒冷天气身体取暖。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的电暖袋产品中,包括袋体、保温热介质和加热装置,袋体内密封存放着热介质;两个加热电极的位置一般在同一水平面上去。其缺陷是:在通电加热过程中,加热电极的位置之上的液体温度上升到温控器的额定控制温度时,温控器断开电源,但由于液体的流动性的缘故,此时在加热电极的位置之下的液体温度仍未达到额定控制温度,存在着袋内液体上热下冷的疵病。因此,从使用的实际效果看,温控器断开电源后,指示灯熄灭,但电暖袋体的温度仍然末达到额定温度,取暖效果较差。
另外,现有电暖袋还存在温控器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暖袋,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电暖袋消除了袋内液体上热下冷的疵病,提高了加热效果;并进一步提高温控器动作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电暖袋包括袋体、保温热介质和加热装置,袋体内密封存放着热介质;所述加热装置由温控器TC1、TC2,加热电极E1、E2及通电指示器组成;所述温控器TC2是自动恢复型温控器,温控器TC1是手动恢复型温控器;且温控器TC1的断开温度高于温控器TC2的断开温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电极E1与加热电极E2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且温控器TC1设置于温控器TC2之上。
把加热电极E1与加热电极E2的位置设置于不同水平面上,其效果是拉大加热电极E1、E2的直线距离,使液体的加热更加均匀,消除了袋内液体上热下冷的疵病,提高加热效果。另外,在本电暖袋的加热装置中,把温控器TC1设置于温控器TC2之上。其效果是:使温控器TC1远离加热电极E1、E2,当液体温度超过一定温度时,避免因液体流动性问题使温控器TC1产生误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暖袋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作详细地说明。
图1是电暖袋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加热装置电路板组件2安装于底座3空腔内,所述底座3的开口连接有盖板1,盖板1与底座3为密封连接。发光管LED和电源插头5露出盖板1的外面。所述加热电极E1、E2直接装在带有空腔的底座3上,所述温控器TC2是自动恢复型温控器,温控器TC1是手动恢复型温控器;且温控器TC1的断开温度高于温控器TC2的断开温度;灌液的预留孔做在底座3上,灌液的预留孔塞6用螺钉7锁紧,以防止孔塞6在使用过程中被挤压掉出而造成液体溢出而烫伤皮肤。
所述加热电极E1与加热电极E2的位置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去。两加热电极E1、E2的水平位置相差2-8厘米。其设计意图是:拉大加热电极E1、E2的直线距离,把液体的加热更加均匀,消除了袋内液体上热下冷的疵病,提高加热效果。
在本人申请的中国专利CN200520122410.X“一种电暖袋”中,其加热装置由两只温控器,两个加热电极及通电指示器组成。所述温控器其中一只是自动恢复型温控器TC2,另一只是手动恢复型温控器TC1;且手动恢复型温控器的断开温度高于自动恢复型温控器的断开温度。两只温控器位置在同一水平面上去。在本电暖袋的加热装置中,把温控器TC1设置于温控器TC2之上。其设计意图是:使温控器TC1远离加热电极E1、E2,当液体温度超过一定温度时,避免因液体流动性问题使温控器TC1产生误动作,进一步提高温控器动作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明浩,未经范明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33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治疗盘
- 下一篇:电视机中的硬盘管理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