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脚AC电源插拔式涡卷杆控DC适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61605.2 | 申请日: | 2006-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85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贤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贤麟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40;H01R1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脚 ac 电源 插拔式涡卷杆控 dc 适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AC电源适配器,具体涉及适用于DC插接头的多种电子终端,可与三向或者两向插座配合使用,并且,其对称的两向插脚可伸缩,可拆分、可组合,连接线长短可任意调节,携带及使用灵活、方便的一种三脚AC电源插拔式涡卷杆控DC适配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各种电子终端实现正常使用,需要配置相应的AC电源适配器,其插脚普遍采用固定的结构形式,在使用时,需要配置对应的三向插座,由于其插脚不可调,不能与两向插座配合使用;再则,其连接线较长,存放时先要将连接线绕制成形,而使用时又将其展开并与低压用电器连接,因而,在人们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生活中,使用及携带均不方便,而用户在使用及存放的过程中也浪费了时间。因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及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现有的适配器越来越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脚AC电源插拔式涡卷杆控DC适配器,通过分体式结构而可组合使用、可拆分而方便存放与携带,既可用作三向,也可用于两向,同时,连接线可随意拉动到一定程度自动定位或自动卷线复位,方便携带及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构造一种三脚AC电源插拔式涡卷杆控DC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器及其呈分体连接的双向杆控卷线装置,并分别对应设置有相互配合的DC接口与DC插头,还包括三向插脚,其中,对称的两向插脚与所述适配器呈活动式伸缩连接,而另一向插脚与所述适配器呈拔拨限位连接,并设置有与该插脚对应的槽。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脚AC电源插拔式涡卷杆控DC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适配器的端部壳体上设置有导向滑槽及其对应内侧面上的限位槽,并在该端部壳体内置有导轨,所述对称的两向插脚与所述限位槽及导轨呈活动限位配合;在所述对称的两向插脚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导轨呈活动限位配合的限位滑槽,还设置有手动按钮及其内置的复位弹簧,并且,该手动按钮与所述对称的两向插脚的端部主体呈活动配合,并相应与所述限位槽呈活动限位配合。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脚AC电源插拔式涡卷杆控DC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杆控卷线装置包括设置有中轴的座盖及其配合的上盖,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座盖与上盖之间并绕制有弹簧片和数据线的转盘,并在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半径不等的圆弧导轨及其对应的定位槽,在所述上盖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轨相配合、并设置有球面凸头的钩状定位杆,且所述定位杆与所述上盖呈旋转活动连接。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三脚AC电源插拔式涡卷杆控DC适配器,具有如下优点:可以通用于各种DC插头的电子终端,可组合使用、可拆分而方便存放与携带,三向插脚及双向杆控卷线装置在包装、运输及携带时可收缩并隐藏,既能当作三向插脚使用,通过调节也可于两向插座,插脚及双向杆控卷线装置在包装、运输及携带时可收缩并隐藏,在使用时,可根据用户需要将插脚伸出,以及将连接线长短拉伸到一定程度而自动定位,使用、存放及携带都很方便,又节约了时间,且可靠性好,实施容易,适用范围广,构造新颖,结构简单、合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DC适配器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DC适配器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双向杆控卷线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三脚AC电源插拔式涡卷杆控DC适配器,包括适配器1及其呈分体连接的双向杆控卷线装置4,并分别对应设置有相互配合的DC接口与DC插头10,还包括三向插脚,其中,对称的两向插脚11与适配器1呈活动式伸缩连接,而另一向插脚19与适配器1呈拔拨限位连接,并设置有与该插脚对应的槽2。
本实用新型的三脚AC电源插拔式涡卷杆控DC适配器,参考图1、图2所示,在适配器1的端部壳体上设置有导向滑槽12及其对应内侧面上的限位槽13,并在该端部壳体18内置有导轨14,对称的两向插脚11与限位槽13及导轨14呈活动限位配合;具体地说,在对称的两向插脚11的端部设置有与导轨14呈活动限位配合的限位滑槽15,还设置有手动按钮16及其内置的复位弹簧,并且,该手动按钮16与对称的两向插脚11的端部主体17呈活动配合,并相应与限位槽13呈活动限位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贤麟,未经杨贤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61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