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窃电电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2805.1 | 申请日: | 200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9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平;李先怀;周铁钢;李兴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威胜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1/24 | 分类号: | G01R11/24;G01R1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永星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咏;米中业 |
地址: | 410013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窃电 电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表,具体涉及一种的具有防窃电作用的电表。
背景技术
由于电能的特殊供应方式以及经济利益等因素的驱使,社会上存在不少非法用电行为,由此不仅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扰乱了国家正常的供用电秩序,也加剧了电力供应的紧张。其中以在电表装置上窃电为甚,通常较为普遍的,如输入输出短路、旁路部分电流、取消电压搭接片、用放电的方式将电表打死、磁场干扰电表计量等等,虽然窃电手段仍在不断升级、甚至趋向专业化,但从窃电实施的角度上分析,真正便于实际操作并且难以被检测的窃电方式,仍然集中于对电表的线路结构的改动。
大多数电表结构如图1、图2-1、图2-2所示,包括计量表、上下外壳及插线端子排2,在上表盖对应端子排的部分为一块活动盖板1,在用户处挂表装机时,盖板1开启,现场施工人员要逐一将供电端线路和用户端电路中的电压线、电流线接插在端子排的相应插位或插孔中,这不仅繁琐费时,而且各条线路的连接状态也一目了然,为实施窃电提供了方便。
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电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最大程度上阻止由于电表表壳原因导致窃电者通过改动线路实施窃电、同时方便安装的防窃电电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计量表、端子排及外壳,计量表与端子排导通,端子排的外端面均匀凹设有若干导电插孔,与整合了供电端线路和用户端电路的插头相吻合,端子排插孔与所述插头中的插针一一对应,外壳中的上表盖为一整体,上下外壳紧固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不仅免去了施工人员逐一安装接线的繁琐工作,更重要的是电表表壳为一整体、整个输入输出电缆与表也连为一体,插头、端子排也对电流电压进行了多层保护,电表外壳打上螺钉并铅封,成为对付窃电的最好防线;而且,插头与端子排对接完好后,无法看到、更无从判断线路的对接状态,窃电者望而却步,从而有效地阻止了窃电行为的实施,降低了电力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先有技术结构图。
图2-1为图1中插线端子排的立体图。
图2-2为图1中盖板1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图3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与图4对接的插头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路对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3、图4。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计量表、端子排及上下外壳,计量表有输入输出线路与端子排2的内侧插位连接,端子排2的外端面均匀凹设有若干个可导电的插孔,外壳中的上表盖3为一整体,上下外壳通过螺钉紧固,其中上表盖上打有铅封螺钉并铅封。
参加图5、图6。与上述端子排对应,有一个将供电端线路和用户端电路整合一体的针式插头4,其中各插针与端子排的外端插孔一一对应,按设定规律排列,以保证二者对接时线路正确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威胜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威胜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8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离合装置的移动广告
- 下一篇:水处理装置水管并联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