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加塞机的加瓶塞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2653.5 | 申请日: | 200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13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B1/08 | 分类号: | B67B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加塞 瓶塞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包装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加塞机的加瓶塞机构。
背景技术
旋转式加塞机是一种主要用于瓶子内装填好要包装的物料后,在瓶子口加上瓶塞或瓶盖的机器。现有的旋转式加塞机的加瓶塞机构都是一套送塞装置,即一个振荡料斗整理塞,一条送塞轨道负责输出塞,和取塞装置相配合组成。取塞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凸轮和可绕固定轴转动的转盘,转盘的周边固定有若干取塞杆机构,取塞杆机构下端设有取塞头,上端设有滚轮与凸轮圆周壁上的导向凹槽相配合。瓶塞经送塞轨道输送至取塞机构,转盘带动取塞杆机构绕凸轮转动,取塞杆机构上的滚轮沿凸轮上的一条导向凹槽运动并带动取塞杆机构作有规律的上下运动,使取塞杆机构上的取塞头完成从送塞轨道上取塞、将瓶塞压入瓶口、复位等动作,达到密封瓶口的目的。目前国内生产的振荡料斗整理塞的速度慢,达不到加塞机加塞的速度,造成塞供不应求,限制了加塞机生产效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旋转式加塞机的加瓶塞机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旋转式加塞机的加瓶塞机构由至少两套送塞装置和取塞装置相配合组成;送塞装置包括振荡料斗和送塞轨道;取塞装置包括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凸轮和可绕固定轴转动的转盘,转盘的周边固定有若干取塞杆机构,取塞杆机构下端设有取塞头,上端设有滚轮与凸轮圆周壁上的导向凹槽相配合,凸轮圆周壁上的导向凹槽数与送塞装置相适应至少为两条,取塞杆机构分布在各导向凹槽内运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取塞杆机构按凸轮上导向凹槽数等分分布在各导向凹槽内运动。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的一套送塞装置改为两套或多套,与送塞装置数相适应将凸轮上一条导向凹槽改为两条或多条导向凹槽;将取塞装置中的取塞杆机构原集中在一处取塞,分为两处或多处取塞;将取塞杆机构原围绕凸轮上一条导向凹槽轨迹运转,现分为围绕两条或多条导向凹槽轨迹运转。由于采用两套或两套以上的送塞装置与取塞装置相配合,使旋转封瓶口机的生产能力得到成倍的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B-B向视图。
图4是凸轮上导向凹槽轨迹展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两套送塞装置和凸轮上两条导向凹槽为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旋转式加塞机的加瓶塞机构由两套送塞装置与取塞装置配合组成。送塞装置包括振荡料斗11、13和送塞轨道12、14,送塞轨道12、14由支柱15支撑,它们的出口都布置在取塞头1运动的圆周上。取塞装置包括凸轮5、转盘8,转盘8的周边固定有若干取塞杆机构,取塞杆机构由取塞头1、取塞杆2、压塞杆4、滚轮3组成,取塞头1固定在取塞杆2下端,取塞杆2采用滑动轴承套在压塞杆4内,滚轮3装在压塞杆4上,压塞杆4通过轴承座7固定在转盘8上,转盘8与凸轮5共用一个固定轴6,转盘8围绕中心轴6旋转,凸轮5固定不转动。凸轮5圆周壁上设有两条导向凹槽16(参见图4),压塞杆4上的滚轮3与凸轮圆周壁上的导向凹槽16相配合,取塞杆机构按两等分分布在两条导向凹槽16内运动。的周边。
本实用新型将多个取塞杆机构分为两等分,分别从两条送塞轨道12、14取塞,当转盘8转动时带动取塞杆机构旋转,取塞杆机构通过滚轮3分别嵌入凸轮5上两条导向凹槽16内并顺着导向凹槽16轨迹产生上下运动,各自带动取塞头1上下运动,分别从送塞轨道12、14上取走瓶塞9,各自旋转一定角度后将瓶塞9压入包装瓶10的瓶口内,拨轮17拨动瓶子10前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265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