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内窥镜套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51426.0 | 申请日: | 2006-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71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亦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亦武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内窥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内窥镜套。
背景技术
目前,对内镜的消毒方式一般是两种,一是采用自动消毒机进行消毒,二是采用浸泡式消毒,前者由于消毒成本较高,无法普遍采用,后者由于无法对镜体进行全身浸泡,消毒不完全。中国专利CN98204263.9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内窥镜套,它包括镜套顶部及镜套壁,二者连为一体。镜套壁与内窥镜身相匹配,镜套顶部开有镜孔,与内窥镜端部的镜孔相吻合。该专利可对镜身起到保护及隔离双重作用,不影响镜检效果,可大大降低消毒成本,简化消毒程序。但由于内窥镜型式不同,且各种内窥镜因生产厂不同,其镜孔位置和大小不相同,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很难实现镜与套的吻合,实际使用率很低。因此,该一次性内窥镜套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内窥镜套,它能能适用于不同型号规格的内窥镜,在对镜身起到保护、隔离作用的同时,不影响镜检效果,能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内窥镜套,它为薄壁长套管状结构,其特征是:它由前端的弹性紧固套1和弹性套身2组成,所述的弹性紧固套1和弹性套身2连成整体,所述的弹性紧固套1的弹力大于弹性套身2,所述的弹性紧固套1前端固定有一根有长度大于内窥镜的固定线4。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弹性套身2后端部固定有弹性挂圈3。
所述的弹性套身2后端部固定有弹性挂圈3,所述弹性紧固套1的长度为8-12毫米。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紧固套1套于内窥镜后其端部距内窥镜端部1-2毫米,所述的固定线4从活检孔中穿过,尾端牵引固定于内窥镜上,弹性挂圈3挂系于内窥镜上的部件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它由乳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采用套身前端用加强的弹性紧固套固定,并进一步采用固定线从活检孔中穿过固定于内窥镜后端,同时在套身后端设置弹性挂圈将套身与内窥镜上的部件挂系,使套身两端均牵引固定,既能有效地将套身固定于内窥镜上,防止其脱落,又避免因在内窥镜端部设置固定件而与内窥镜镜孔不吻合影响使用的问题。使用本实用新型配极少量消毒剂对内窥镜端部进行消毒,就可达到极好的消毒效果。可避免繁琐的冲洗工作,成本低,使用方便,消毒快,效果好,尤其适于内窥镜普查及基层医院应用,也可应用于病员多、工作量大的医院。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弹性紧固套-1、弹性套身-2、弹性挂圈-3、固定线-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由图1和图2可知,一种一次性胃肠镜套,它为薄壁长套管状结构,由乳胶材料制成,弹性紧固套1和弹性套身2连成整体,弹性紧固套1的为双层乳胶套,弹性套身2的单层乳胶套,弹性紧固套1的长度为8毫米,弹性套身2后端部固定有橡皮筋弹性挂圈3,弹性紧固套1前端固定有一根有长度大于胃肠镜的丝线4,使用时紧固套1套于内窥镜后其端部距胃肠镜端部1毫米,固定线4从活检孔中穿过,尾端固定于胃肠镜上活检孔入口处,弹性挂圈3挂系于胃肠镜上的活检孔入口处。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弹性紧固套1的长度为12毫米,使用时紧固套1套于胃肠镜后其端部距胃肠镜端部2毫米。
本实用新型包含但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采用了前端用弹性紧固套并采用固定线固定的形式,即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亦武,未经王亦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514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皮带张紧机构
- 下一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