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水柱变形缝模板可调式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622.0 | 申请日: | 200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80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31 |
发明(设计)人: | 陆云;顾建平;王伟良;胡敬东;周慕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3/02 | 分类号: | E04G13/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钟玉敏 |
地址: | 20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柱 变形缝 模板 调式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胞胎”清水柱变形缝模板可调式夹具。
背景技术
建筑领域经常会有“多胞胎”清水柱同时施工的情况,所谓“多胞胎”清水柱是指截面相同呈对称分布且须同时浇筑的若干个柱子的联合体。(可参见图1所示)。变形缝设计宽度为100mm,如此狭小的空间常规模板无法设计施工,只能逐个驻分开浇注,但是分开浇注又无法满足变形缝处线条顺直和无缺损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满足“多胞胎”清水柱施工需要的清水柱变形缝模板可调式夹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清水柱变形缝模板可调式夹具,其与变形缝之间两侧模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夹具支座、连接边框、肋板、调整杆和夹紧轮,
所述夹具支座为板状构件,其设置在变形缝之间两侧模板的端部外侧;
所述连接边框为一直角面抵靠在垂直于变形缝的模板外侧壁、另一直角面设置在变形缝的两侧模板上的角钢,其对称设置在夹具支座两端且端部与夹具支座焊接连接,连接边框与夹具支座共同构成断面为“几”字型的支撑框架;
所述肋板为一对与连接边框、变形缝模板通过紧固件相连接的角钢,其设置在变形缝之间,一个直角面靠在变形缝两侧模板上;
所述调整杆为杆状结构,其前端呈圆锥体状,所述调整杆从支座外伸入且固定在变形缝之间;
所述夹紧轮有一对,夹紧轮外圆抵靠在调整杆前端的圆锥体表面与肋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原理,支模时向内旋紧调整杆,使调整杆前端锥面向内伸入,使夹紧轮抵靠在较大直径的锥面上,从而增加两侧夹紧轮、调整杆对两侧模板的施力,满足模板自身刚度要求;拆模时,向外旋松,使夹紧轮脱离与肋板之间抵靠,从而解除对模板的施力,便于拆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多胞胎”清水柱一个具体实施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调式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设置在变形缝之间的包括两个可调式夹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清水柱变形缝模板可调式夹具,其与变形缝之间两侧模板7固定连接,包括夹具支座1、连接边框2、肋板3、调整杆4和夹紧轮5,
所述夹具支座1为板状构件,其设置在变形缝6之间两侧模板7的端部外侧;
所述连接边框2为一直角面201抵靠在垂直于变形缝6的模板8外侧壁上、另一直角面202设置在变形缝6的两侧模板7上的角钢,其对称设置在夹具支座1两端且端部与夹具支座焊接连接,连接边框2与夹具支座1共同构成断面为“几”字型的支撑框架;
所述肋板3为一对与连接边框2、变形缝模板7通过紧固件9相连接的角钢,其设置在变形缝6之间,一个直角面301靠在变形缝两侧模板7上;
所述调整杆4为杆状结构,其前端401呈圆锥体状,所述调整杆4从支座1外伸入且固定在变形缝6之间;
所述夹紧轮5有一对,夹紧轮5外圆抵靠在调整杆前端401的圆锥体表面与肋板3上。
如图3所示,所述夹具支座1上设有U型槽101,所述调整杆4从U型槽101穿过,通过设置在U型槽前后两面的螺母402固定。
还包括调整杆前端定位螺母403,所述定位螺母403固定在肋板3上近调整杆4前端处。通过伸入到设置支座处的螺母402以及前端定位螺母403,使调整杆4可以准确的旋进或旋出。
所述夹紧轮5为弹性橡胶轮,所述肋板3上固定设有夹紧轮轴501,所述夹紧轮5套在夹紧轮轴501上。
所述变形缝6两侧肋板3上下错位设置,其错位间距为8~10mm。便于调节夹具时,变形缝侧模板分别可内外收紧变化。
还包括挡片10,其固定设置在肋板3上。挡片10作为模板背肋的支点,可以加强模板强度,满足模板自身刚度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第一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6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废塑料废轮胎炼油气化炉
- 下一篇:办公健身多功能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