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型双金属式光控器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562.2 | 申请日: | 2006-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33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翔;顾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骏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00 | 分类号: | H01H35/00;H01H37/72;H01H37/52;H01H37/60;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0443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双金属 光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开关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型双金属式光控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光控器基本都是光电结合的电子开关,线路一般都比较复杂,电子元件易老化,不稳定,所以出错的概率较高,造价亦高,故使用不广,有些城市,如上海市区内的路灯基本采用微机控制和电器开关箱,控制系统比较复杂。
现有的光控器设计中:
一、由于光敏电阻的金属引脚自身材料的原因,决定了它与热电阻的连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刚性连接,相对热电阻要求的位移范围来说,光敏电阻的金属引脚的弹性位移范围偏小,即光敏电阻金属引脚的弹性偏小影响了热电阻的活动度,使得热电阻和双金属片的移动同步性受到了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热敏继电器的正常工作。
二、在高温环境或大负载的情况下,双金属式光控器的主要参数超范围变化,甚至不能进行开关动作,主要是由于双金属片的温度补偿能力有限,当环境温度或者负载超出了自身的承载能力时,缺陷就暴露无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稳定型双金属式光控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稳定型双金属式光控器,包括底座、外壳、设于底座中的座板和开关及相应的引线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包括光敏电阻、热电阻、第一双金属片、第二双金属片、静触点,所述的光敏电阻的金属引脚一接一引线端,所述的热电阻紧贴固装在第一双金属片上,该热电阻的一端与光敏电阻的金属引脚二通过金属软连线柔性连接,该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双金属片的固定端连接,该固定端还与另一引线端连接;所述的第一双金属片的旁边设有一速动簧,该速动簧包括托片、动簧片,其一侧与第一双金属片之间有一定的间距,上述的速动簧还可触及静触点,该静触点与又一引线端相连接;在第一双金属片的自由端上还设置一与速动簧相配合的调节推动螺钉,所述的第二双金属片设于速动簧的另一侧附近,该速动簧的另一侧可触及第二双金属片;所述的第一双金属片、第二双金属片的固定端间夹设有两片绝缘片。
所述的动簧片的一端翘起,靠近托片、动簧片的中间处通过点焊固定连接,该动簧片的另一端有一动触点,上述的动簧片上还设有二条相对称的槽孔。
所述的托片背部设有至少一个金属突起物。
所述的金属突起物可以为凸钉或凸块。
所述的热电阻通过弹簧夹紧贴设于第一双金属片上。
所述的速动簧的一侧与第一双金属片的间距为0.3cm-1.0cm。
所述的绝缘片可以为陶瓷绝缘片。
所述的底座上可设有插头。
所述的外壳呈半透明或磨砂透明的球面状,该外壳上可加设有关的标志。
所述的热电阻可以为厚膜电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光敏电阻受光照度变化阻值变化的特性和热电阻流过电流发热的特性,以及双金属片在受热后产生形变的特性,无其它电子元件,整个开关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并附设托片凸钉进行高温补偿,使得光控器在高温环境或大负载的情况下,仍能进行正常的开关动作;光敏电阻与热电阻之间通过金属软连线柔性连接,使得热电阻与双金属片的移动同步性不受影响;双金属片固定端夹设陶瓷绝缘片,绝热和绝缘性能更加好,减少了多余的发热量,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很大的提升;并且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夜间不须关闭的路灯的光控自动化,还可以作为广告灯,宽阔场地灯照明的光控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双金属片与速动簧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速动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A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凸钉高温补偿示意图;
其中:1-第一双金属片,2-外壳,3-底座,4-插头,5-第二双金属片,6-螺钉,7-静触点,8-速动簧,9-弹簧夹,10-热电阻,11-光敏电阻,12-座板,13-托片,14-动簧片,15-动触点,16-槽孔,17-陶瓷绝缘片,18-凸钉,19-光敏电阻的金属引脚,20-金属软连线,Li-引线端,Lo-引线端,N-引线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骏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骏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