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式吊管机加强型行走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7051.0 | 申请日: | 200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8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胜强;杨绍杰;张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彭浦机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23/02 | 分类号: | B66C23/02;B62D5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妙春 |
地址: | 200072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吊管机 加强型 行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吊管机的行走系统,特别涉及履带式吊管机加强型行走系统。
背景技术
吊管机是石油和天然气管道铺设的专用设备,近年来,由于我国对能源需求的旺盛发展,天然气和石油管道的建设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大管径90t--100t系列的吊管机有需求。由于起吊量大,该系列吊管机对行走系统要求很高。从吊管机的使用工况和起吊量考虑,整个行走系统必须稳固,还要起到配重作用。目前吊管机的行走系统包括履带式台车和车架,车架采用弹性元件以半刚性悬挂方式架设在履带式台车上,而采用半刚性悬挂方式容易造成吊管机转向时出现左右摆动,使整机作业时,稳定性不好。
另外现有的吊管机履带的宽度不够,造成不能够增加行车系统的配重和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320马力履带式推土机基础上而提出一种履带式吊管机加强型行走系统,以解决现在的履带式吊管机行走系统不稳固,不能适用多种作业工况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达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一种履带式吊管机加强型行走系统,包括台车、平衡梁和车架;所述台车包括通过轴承盖与半轴上支座相连的左、右轮壳,支重轮,安装支重轮的箱形梁以及环绕在驱动链轮、支重轮上的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前部通过支座及紧固件刚性固定在箱形梁上,后部两侧通过支座及紧固件固定在台车支座上。
所述支重轮的数量为九个。所述履带的宽度为760-860mm。
本实用新型是在320马力履带式推土机基础上,通过采取车架与台车的刚性连接,消除了现有吊管机转向时存在的左右摆动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整机作业时的稳定性,满足了多台设备协同作业时的稳定性。通过增加支重轮的数量和加宽履带,使行走系统与地面接触面积增加,降低比压,使之能适应各种作业工况,也使整个车架在原来的基础上从强度和重量上均可以得到加强,使吊管机承载量增加,工作安全可靠。由于320马力履带式推土机各项性能指标满足90t吊管机的使用要求,且其最大起重力矩达到117t.m(1.3m),因而完全能满足90t吊管机的要求。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行走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E-E剖视图。
图4为图1的F-F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在320马力履带式推土机基础上改造而成。
参见图1至图4,一种履带式吊管机加强型行走系统,包括台车1、平衡梁2和车架4,在图1中的A处,台车1的左、右轮壳通过轴承盖与半轴上支座相连,具体如何连接的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作详细描述。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台车1的摆动轴轴心与驱动链轮中心重合,当车辆越过障碍物时,履带5的驱动段中附加的载荷较小。台车1还包括支重轮6、安装支重轮6的箱形梁7以及环绕在驱动链轮、支重轮6上的履带5,在图1中的C处和D处以及图3,车架4的通过支座3及紧固件刚性固定在箱形梁7上,如平衡梁2的下接触面和内接触面与台车1的箱形梁7用螺栓连接,平衡梁2与车架4支座刚性连接。在图1中的B处和图4,车架4后部两侧通过支座3及螺栓固定在台车1支座上。改变了以往设备安装和维修性不好的缺点。整个行走系统的车架4通过三处刚性的连接到台车1上,台车1和车架4形成刚性框架结构,消除吊管机转向时存在的左右摆动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整机作业时的稳定性,满足了多台设备协同作业时的稳定性。
根据吊管机作业环境和实际载重量大的要求,本实用新型将行走系统的履带5的宽度增加至760-860mm,同时将支重轮6从七个增加到九个,使得履带5与地面接触面增加,降低了比压,使之能适应各种作业工况。整个车架在原来的基础上从强度和重量上均得到加强,台车使用钢板使用加厚型,焊缝明显加强,使吊管机能承受90吨的起吊重量,工作安全可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彭浦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彭浦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7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浴用品包装瓶
- 下一篇:改进的咖啡机起泡机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6C 起重机;用于起重机、绞盘、绞车或滑车的载荷吊挂元件或装置
B66C23-00 起重机,主要由一根梁、臂架或起悬臂作用的三角构架组成,并且安装成能在垂直或水平平面内作移动或摆动,或者两种运动一起进行,如悬臂起重机、桅杆起重机、塔式起重机
B66C23-02 . 悬臂安装成只可用来回转而不能调节且不能变幅的
B66C23-04 . 在作业中悬臂的有效长度可变化的,如径向位置可变的,可伸展的
B66C23-06 . 悬臂安装成可变幅的或俯仰运动的
B66C23-16 . 悬臂支承于立柱上的,如支承在下端安装成可回转的塔架上
B66C23-18 . 专门适用于特定地区或特殊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