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筋混凝土梁板加固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6947.7 | 申请日: | 2006-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70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张智梅;冯伟;桂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筋混凝土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板加固结构,用于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板的抗弯 性能。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目前工程实践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由于施工质量差、 建筑物使用功能改变、结构超载、暴露于恶劣环境等原因,有许多钢筋混凝土结构要 进行加固补强。粘贴片材对梁板进行加固简单易行,但由于混凝土与片材之间的粘结 强度低,导致其抗弯强度不能得到很大提高,而需要采用一定的附加锚固措施。对混 凝土梁而言,常用的附加锚固措施是在加固区的两端设置U形箍,然而在负弯距区 和倒梁板结构的正弯矩区,U形箍往往难以施工;而对于混凝土板,加固时经常在垂 直于片材的受力方向设置横向压条,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板的抗弯性能,但 增加横向压条将使用较多的加固材料,同时增加了施工难度和费用。如何增强粘贴片 材加固梁板体系的有效性,同时施工方便、经济可行,仍是工程实践中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板加固 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板的抗弯承载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的是钢筋混凝土梁板构 件,在其加固区域粘贴片材,并于一定距离间隔钻小孔安装加固件,增加混凝土与片 材间的粘结性能。根据工程加固的具体需要,可以将片材与加固件之间进行(或不进 行)粘结处理。二者共同作用,提高钢筋混凝土梁板构件的抗弯能力。
根据上述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钢筋混凝土梁板加固结构,包括被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其加固区域粘贴 的片材,其特征在于在片材上有按有效间隔分布安装着与钢筋混凝土梁板固定连接的 加固件,增强片材与钢筋混凝土梁板表面的粘合。
上述的加固件为带有两插脚的“”形锚栓或带有三插脚的形锚栓,其 插脚嵌插在钢筋混凝土梁板上的与其表面垂直的小孔中而与其固定相连。
上述的加固件为由一块两端有穿孔的小片材配合两只单头锚栓构成,或者由一块 两端及中间有穿孔的小片材配合三只单头锚栓构成;所述的单头锚栓穿过小片材后嵌 插在钢筋混凝土梁板上的与其表面垂直的小孔中而与其固定相连。
上述的加固件与所述的片材之间采用粘结树脂相粘结在一起。
上述的加固件材料为钢材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实质性特点和优点;本实用 新型中的粘贴片材与安装加固件相结合的加固结构,可以明显改善混凝土与片材间的 粘结性能,提高混凝土梁板的抗弯能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可不改变混凝土梁板 的构件外形尺寸,而且施工容易,节约加固材料,是一种有效的加固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I-I处剖面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可供选择使用的多种加固件结构示意图。图中(a)为“” 形锚栓结构示意图,(b)为形锚栓结构示意图,(c)为单头锚栓结构示意图,
(d)为有二穿孔的小片材结构示意图,(e)为三穿孔的小片材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参见图1和图2,本钢筋混凝土梁板加固结构包括有连接两钢筋混凝 土柱1、5的被加强的钢筋混凝土梁板2及其加固区域表面粘贴的片材3,片材3上 有按有效间隔分布安装着与钢筋混凝土梁板2固定连接的加固件4,增强片材3与钢 筋混凝土梁板2表面的粘合。参见图3中的(a)图,所述的加固件4为带有两插脚 的“”形锚栓6,其插脚嵌插在钢筋混凝土梁板2上的与其表面垂直而位于片材3 两侧的小孔中,从而与其固定相连而卡压片材3,使片材与钢筋混凝土梁板2表面贴 紧粘合。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基本上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加固件4如图3 中(b)图所示为带有三插脚的形锚栓7,相应地在钢筋混凝土梁板2上对应 片材3两侧外和片材3中间有小孔与其插配,片材3中间也有小孔相匹配。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加固件4是由单头锚栓 8和小片材9构成,小片材9两端有小孔对应混凝土梁板2上的两只小孔而插配单头 锚栓8;小片材9与片材3之间由粘结树脂连接在一起。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是加固件4由单头锚栓8 和小片材10构成,小片材10两端和中央有小孔与对应的混凝土梁板2上的三只小孔 而插配单头锚栓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6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