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与水箱制成一体的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6721.7 | 申请日: | 2006-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6460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0-24 |
发明(设计)人: | 邵耕心;张素萍;蔡显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16 | 分类号: | E03B11/16;E03B5/00;E03B7/0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干权 |
地址: | 20180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箱 制成 一体 管网 供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供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一种与水箱制成一体的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动供水设备,一般都是水箱与水泵各自独立,水箱只起蓄水的作用,水泵使水箱中的水抽送出去,这样就白白浪费了市政水源中的水压,而且由于水箱与水泵分离,使得整套系统占用空间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与水箱制成一体的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当市政水源充足时,直接以市政管网为水源,由于系统密闭,在市政水压基础上接力增压供水,差多少补多少,具有很好的节能作用;当市政水源不足时,可以由水箱补充供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与水箱制成一体的管网叠压供水设备,主要由水箱、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组成,水箱13内部置有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所述的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包括稳流罐7、水泵8及管路系统9,稳流罐7的进水口端分别连接进口管3和止回阀10,进口管3另一端连接市政管网,止回阀10另一端连接检修阀11,检修阀11另一端连接水箱13的出水口12端,水泵8浸入密封安装在稳流罐7中,稳流罐的排水口连接管路系统9
水箱13的上端部位设有进水口1,进水口1处装有浮球阀2,进水口1与市政管网相连接;进口管3上装有隔离阀4。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将整套的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置于水箱内部的整体结构,大大节约了系统占用空间,而且由于供水设备放在水箱里减少了工作噪音,此外,本实用新型制作简单,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横向剖面图。
参见图1、图2,1为进水口,2为浮球阀,3为进水管,4为隔离阀,5为左出水口,6为右出水口,7为稳流罐,8为水泵,9为管路系统,10为止回阀,11为检修阀,12为出水口,13为水箱。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在水箱13内部设有能存放下管网叠压供水设备的空腔,空腔内安装有管网叠压供水设备,所述的管网叠压供水设备包括稳流罐7、水泵8及管路系统9,稳流罐7的进水口端分别连接进口管3和止回阀10,进口管3另一端连接市政管网,进口管3上装有隔离阀4,止回阀10另一端连接检修阀11,检修阀11另一端连接水箱13的出水口12端,水泵8浸入密封安装在稳流罐7中,稳流罐的排水口连接管路系统9。水箱13的上端部位设有进水口1,进水口1处装有浮球阀2,进水口1与市政管网相连接。
市政管网的水通过进水口1处进入水箱13,水箱13的进水口1处装有浮球阀2;当市政水源充足时,市政管网的水通过水箱13的进口管3进入稳流罐7,通过水泵8和管路系统9输送到左出水口5和右出水口6,进口管3处装有防倒流隔离阀4;当市政水源不足时,防倒流隔离阀4隔断市政水源对稳流罐7的供水,水箱13中的水通过出水口12、检修阀11和止回阀10进入稳流罐7,通过水泵8和管路系统9连续不断地输送到左出水口5和右出水口6,进行补偿供水,重复以上过程。浮球阀2可关断水箱13的进水口1,防止水箱13中的水溢出;防倒流隔离阀4可隔断稳压罐7的市政水源进口管3,避免对市政管网的过度抽吸;止回阀10可防止市政水源的水进入水箱13,又能很好地对市政水源不足时进行补偿供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67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