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发动机的压杯式气门配气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5455.6 | 申请日: | 2006-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58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05 |
发明(设计)人: | 何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力 |
主分类号: | F01L1/06 | 分类号: | F01L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000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摩托车 发动机 压杯式 气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配气结构,更具体地说,尤其关于摩托车发动机的气门配气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摩托车工业领域,发动机配气结构主要采用传统的配气凸轮、气门摇臂等机械结构,当发动机运行时,随着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曲轴通过外部链条或顶杆和齿轮将相应的同步运动传递到凸轮轴上,然后再经过凸轮与摇臂的磨擦配合,带动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实现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发动机的进排气配合。但这种传统的配气结构有几个弊端,(1)因为采用了摇臂的杠杆作用,直接影响了进排气门的动作速度;(2)凸轮与摇臂的这种磨擦配合结构,使磨擦副的能耗较高,(3)凸轮与摇臂的磨擦配合这种结构形式在运行较长的一段时期后会出现噪声大,接触面磨损大等情况。从而导致发动机配气机构工作回差加大,配气时限重叠等,间接导致动力性能下降,排气污染加重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已有技术的一些缺点,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气动作更加迅速准确、磨擦副能耗更低、机械部件更加经久耐用的配气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摩托车发动机的压杯式气门配气结构,通过取消了传统的摇臂结构,同时在进排气门上端加装了气门压杯,压杯杯面安装旋转调整垫片实现。
本实用新型取消了传统的摇臂结构,在进排气门上采用轻型弱力弹簧,同时在进排气门上加装了压杯,压杯杯面与凸轮直接接触,该部位设计一圆形凹槽,在凹槽处安装有相应尺寸的可活动的旋转调整垫片,内有储油槽和排泄孔。这样当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通过将相应的运动同步传递到凸轮轴上,凸轮与压杯杯面的旋转调整垫片直接接触,将活塞的往复运动传递到气门上,带动发动机的进排气门实现打开和关闭,从而实现发动机的进排气配合。这种形式的配气结构,由于取消了摇臂,而采用凸轮直接作用于气门压杯,力传递迅速,减少了时间传差,配气相位准确性高,保证动力实时性产生;气门运行始终和导管平行一致,同时气门回位采用弱力弹簧支持回弹,减少了磨擦副的动力消耗;气门压杯在导管内一致运行避免了传统气门的曲位工作模式,压杯面设计的一片活动旋转用的调整垫片,用来抵减来自凸轮撞压时的磨擦力,延长了零部件的使用寿命。经实践,这种的配气结构在运行很长的时间后,仍然保持低静音,强动力提速快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气门压杯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门压杯;2.同步带;3.同步齿轮;4.凸轮轴承;5.凸轮轴油封;6.凸轮轴7.凸轮;8.进气门;9.排气门;10.气门复位弹簧;11.气门压杯导行管;12.活动调整旋转垫片;13.火花塞。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凸轮7安装在凸轮轴6上,对于本实施例在同一根凸轮轴6上安装有两个凸轮7,分别与进气门8,排气门9的压杯1相接触,活动调整旋转垫片12安装在气门压杯1的相应尺寸的凹槽处,与凸轮7相配合,在凸轮轴承4与同步齿轮3之间安装有凸轮轴油封5,同步齿轮3与同步带2相啮合;在气门压杯1的上半部设计有气门压杯导行管11,在气门压杯1与气门压杯导行管11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弱力的气门复位弹簧10。对于本实施例设计有两个火花塞13分别安装在进气门8和排气门9旁边。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3中,进气门8与排气门9呈V型排列,对于本实施例在一根凸轮轴6上各安装有一个凸轮7,分别与进气门8,排气门9的压杯1相接触,活动调整旋转垫片12安装在气门压杯1的相应尺寸的凹槽处,与凸轮7相配合,两个同步齿轮3与同步带2相啮合,分别带动进气门8的凸轮7和排气门9的凸轮7;在气门压杯1的上半部设计有气门压杯导行管11,在气门压杯1与气门压杯导行管11的底部之间安装有弱力的气门复位弹簧10。对于本实施例设计有一个火花塞13安装在进气门8和排气门9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力,未经何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54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提示包
- 下一篇:违规操作行驶车辆方向盘的自动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