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电晕放电室内空气微粒电凝并净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3676.X | 申请日: | 200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8794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敏生;杨子兵;花放;袁仲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敏生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F24F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8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晕 放电 室内空气 微粒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电晕放电空气微粒凝并的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室内空气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微小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以下颗粒物)。其中按其数量比占95%以上的是亚微米颗粒物,这些亚微米颗粒物漂浮在室内空间,空调或一般空气净化器风机的气流很难将其吸带走,即使有少量被吸进净化器内,一般的空气净化器对其净化效率也很低。为此,有人提出了电凝并的技术和装置,如公告号为CN2423030Y的实用新型专利《静电凝聚电除尘器》和公开号为CN1603004A的发明专利《双极性电晕放电烟尘凝并电除尘方法及设备》等,设计了在净化器内对微小颗粒物进行先凝并后去除的装置,尽管有一定的效果,但尚未解决亚微米颗粒物漂浮在室内空间难被一般的气流组织所吸带走的难题。而且两者跟一般的电子空气净化装置一样,是采用电晕放电技术,难免或多或少产生臭氧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将室内空气中亚微米颗粒物快速、有效地去除,而无电晕放电现象的高压-高频耦合电场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电晕放电室内空气微粒电凝并净化装置,主要包括净化器机壳,电凝并反应腔,其特征在于,电凝并反应腔设置在机壳内中部,机壳两端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后依次置有风机、过滤器,所述的电凝并反应腔主要构件是高压电极网和高频电极网,机壳上部置有高压发生器和高频发生器组成的电源,电源的高压输出端和高压电极网相连接,电源的高频输出端和高频电极网相连接。
所述的电凝并反应腔中的高压电极网由多根平行排列的导电带组成,高频电极网由不锈钢格栅制成。
所述的组成电源的高压发生器和高频发生器均为单极性输出,以使高压电极网和高频电极网均不产生电晕放电。
所述的高压电极网和高频电极网的安装均与风机气流方向相垂直。
所述的由高压发生器和高频发生器组成的电源是一种1.8~2.6万伏直流电压输出电压和9K~80K赫兹的交变频率输出结合在一起的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电凝并反应腔中产生高压-高频耦合凝并电场。两个电极网均是单极性的,都不产生电晕放电,不会使气体分子电离。当含尘空气从净化器的进风口被吸入后,较大粒径的颗粒物被过滤器阻留,而穿过过滤器的微小颗粒物和自由电子在高压-高频耦合电场作用下,一方面顺气流方向加速运动,另方面产生强烈震荡,随着二项高速运动,微粒动量加大。受高压-高频耦合电场的激励并具有大动量的微粒群,顺气流进入室内空间后跟漂浮在空间的微粒群之间进行非弹性碰撞,产生受迫强制凝并。含尘气流进、流出净化器,微粒几度凝并,粒径越来越大,以至被净化器中过滤器所阻留,从而,使室内空气达到显效、快速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无电晕放电室内空气微粒电凝并净化装置,主要包括净化器机壳1,电凝并反应腔2,其特点是,电凝并反应腔2设置在机壳1内中部,机壳两端置有进风口9和出风口3,含尘空气流从进风口9进入,含受激励大动量尘粒的空气流由出风口3输出,进风口9后依次置有风机8、过滤器7,所述的电凝并反应腔2主要构件是高压电极网4和高频电极网6,机壳1上部置有高压发生器和高频发生器组成的电源5,电源5的高压输出端和高压电极网4相连接,电源5的高频输出端和高频电极网4相连接。电凝并反应腔2中的高压电极网4由多根平行排列的导电带组成,高频电极网6由不锈钢格栅制成。高压电极网4和高频电极网6的安装均与风机气流方向相垂直。组成电源5的高压发生器和高频发生器均为单极性输出。选用1.8~2.6万伏直流电压输出电压的高压发生器和9K~80K赫兹的交变频率输出的高频发生器,由两者结合在一起组成电源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敏生,未经陈敏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36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超级电容和太阳能电池的电源系统
- 下一篇:双管式无杆液力抽油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