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连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3623.8 | 申请日: | 2006-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0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23 |
发明(设计)人: | 孔德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G11/00 | 分类号: | F16G11/00;F16G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井下P系统扒斗装岩机,具体涉及耙斗与钢丝绳头的连接装置,也可推广应用于一般装置的钢丝绳头连接。
背景技术
P系列扒斗装岩机广泛应用于煤矿的巷道掘进施工,而耙斗与钢丝绳的连接部位是事故多发点,该连接装置使用一只鸡心环和四只元宝卡做的绳鼻。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以下缺陷和陷患:
1、因绳环体积较大,形状不规则,容易造成绳环的铺绳头受力后,将元宝卡挤在一起,形成麻花状,造成绳头错位。
2、此种绳头容易和岩石等摩擦,产生大量火化,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特别不适用于瓦斯较高的矿井作业面。
3、元宝卡经磨损后,造成拆装不便。更换耙斗或者钢丝绳时,仅拆装此绳头需耗时一小时左右。若鸡心绳环受力变形严重,便需要截断钢丝绳重新做头,劳动繁琐,而且影响生产。
4、因原绳头需辅绳,致使耙斗工作时不能拉到位,遗留的岩石或原煤需人工清理。无疑增加了劳动强度,延误了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丝绳连接装置,使钢丝绳头与扒斗的套连接更为牢固可靠、操作更为简便,特别是杜绝钢丝绳头摩擦火花的产生,保证掘进施工的安全和高效。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钢丝绳连接装置,包括固定在被拉物体上的楔套,插入楔套锥孔中的楔芯,钢丝绳卷弯后夹装在楔套与楔芯之间的月牙槽中,其中一端埋在楔套内,另一端拉紧后与动力机构固定。
所述的楔套为矩形锥体,其内方孔的短边上制作与钢丝绳断面直径相匹配的月牙槽;楔芯为矩形锥体,其大端为半圆形,楔芯的短边和半圆形周边的中心制作与钢丝绳断面直径相匹配的月牙槽。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因采用楔形连接,不会出现滑绳、脱扣等现象。有效的保护了钢丝绳,杜绝了断绳,有效防止了钢丝绳伤人等恶性事故。
2、拆装简捷方便,安装时仅需将钢丝绳从楔套中绕过,然后安装楔心拉紧钢丝绳即可。以往重做一个头需一个小时左右,使用楔形装置后,重做一个头仅需约5-10分钟,节约了工作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
3、该装置强度高,无磨损,焊接牢固可靠。
4、楔形装置采用铸件,结构简单实用,可批量加工,价格相对低廉,易于推广。
5、楔形装置,绳头不与岩、煤面接触,也不会和岩石、煤块等产生相对运动,减少了摩擦火花的产生,为掘进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中:1、楔芯,2、钢丝绳,3、楔套,4、被拉物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钢丝绳连接装置,由楔套3与楔芯1组成,使用时,将楔套3焊接于耙斗4的前、后部中间位置,钢丝绳2从楔套3内绕成环形,然后在楔套3内安装楔芯1,使钢丝绳2贴紧楔芯1的绳槽,用力拉紧钢丝绳头,使楔芯1进入楔套3即可正常使用。
由于楔套3的内孔及楔芯1周边相对应的月牙槽形成与钢丝绳断面直径相匹配的圆孔,楔套3楔芯1与钢丝绳2的接触面积最大化,摩擦力也最大,当拉紧一端的钢丝头,夹装在楔芯1与楔套3中间部分的钢丝绳带2动楔芯1向楔套3内运动,钢丝绳越拉越紧,不会同现滑绳,脱机现象,安全可靠。
如附图所示,由于钢丝绳头埋在楔套3孔内,不会接触工作面上的岩层、煤面,更不会造成由于绳头摩擦引起的火花产生,为掘进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36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音减震式电梯轿厢轿壁
- 下一篇:摩托车的后挡泥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