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管流量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620043492.3 | 申请日: | 200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4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石秀忠;李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75 | 分类号: | A61M5/175;G05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协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恒康 |
地址: | 20180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流量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药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补液器械用流量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补液,是医生为病人治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根据不同的情况,往往要求不同的补液速度,这都是通过调节输液软管的截面积来调节流量而实现的。最常用的软管流量调节装置通常为滚轴夹形的调节器。中国专利申请CN85103900A指出,上述流量调节器的软管因为受到集中的很大的压力,软管材料容易发生“冷流”现象,即不可恢复的形变,使得软管截面积发生变化,无法获得稳定的流量,可能给患者带来危险,因此,提出一种流量调节装置,包括一个夹持箱和一个滚轴,夹持箱内开设一向着液体流向宽度增加深度减小的槽,能显著减少冷流的危险,维持稳定的补液速度。这种流量调节装置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在槽的内表面加工导轨,从塑料件的成型工艺来说,模具设计相对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软管流量调节装置加工成本高,提出一种新的软管流量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软管流量调节装置在确保软管不发生冷流的基础上简化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软管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夹持箱、软管和一个夹持件,夹持箱为一个槽装部件,软管位于槽内,所述箱体的槽底面为半圆形,半圆直径大于等于软管直径,所述夹持件为一个位于软管上纵向设置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用一个横向轴连接夹持箱槽体的两个侧壁,其短轴顶点和软管表面接触。
所述偏心轮的长轴等于横向轴到槽底的距离,使得偏心轮能够转动。
所述偏心轮宽度大于或等于软管直径。
所述偏心轮的圆周面上还固定有一个弹性护套。
本实用新型将滚轮换为偏心轮,利用偏心轮转动来压缩软管,调节软管截面达到调节流量目的。偏心轮宽度较大,挤压面较大,且槽底为半圆形,有效分散压力,避免软管发生冷流,偏心轮外圈装了一个弹性护套,进一步改善软管集中受压情况。由于偏心轮使用一个轴固定,无需在槽内部开设导轨,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3为所述偏心轮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软管流量调节装置,包括夹持箱1、软管2和一个夹持件3,夹持箱1为一个槽装部件,软管2位于槽内,所述夹持箱体的槽底面为半圆形,半圆直径大于等于软管1直径,所述夹持件3为一个位于软管2上纵向设置的偏心轮,所述偏心轮用一个横向轴4连接夹持箱1槽体的两个侧壁,其短轴顶点和软管2表面接触。
所述偏心轮的长轴等于横向轴4到槽底的距离,使得偏心轮能够转动。
所述偏心轮宽度大于或等于软管2直径,使得挤压面积增大,减小软管应力。
所述偏心轮的圆周面上还固定有一个弹性护套5(见图3)可以进一步降低软管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德莱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620043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口径聚乙烯缠绕管钢塑转换接头
- 下一篇:一种滚珠高速电主轴用的下轴承座